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端午节蕴藏着的养生秘密你知道多少?
艾灸调理 提升免疫力
民谚有云:“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时节,采集艾叶、菖蒲挂在门楣和窗户上的习俗,是取其避邪的寓意。艾草就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特殊芳香气味,驱虫的效果很好,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中医常以艾叶来打绒卷制成艾条来做艾灸,可通畅全身的气血,提升免疫力,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所以至今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之说。
艾草辛温,不光对寒湿体质效果好,搭配其他功效的草药,也可以治疗湿热疾病。建议现在开始坚持每周2-3次艾灸,有关节疼痛的,优先选择局部痛点艾灸。人体的很多穴位是有双向调节作用的,所以一般人根据自己的体质,加上保健穴位:大椎穴、神阙穴、足三里、关元等穴位,每次选择1~2个穴位就可以,每次每个穴位艾灸15-20分钟。
泡洗药浴 温经通络
我国古代就有通过浸脚温暖全身的养生法,中药泡脚,它在民间早已从一种简单的生活习俗发展成为人们进行保健或特殊治疗的独特方式。人的双脚有着最多的脏腑反射区,也是身体上经络穴位分布最多的地方,足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
现代很多人,包括亚健康、风湿病等,都是怕都会有怕凉,手足不温,容易出汗,睡眠不好,失眠多梦,乏力等。除了进补吃中药外,不妨试试中药足浴的古老养生法。
艾叶中富含大量的活性成分以及艾草精油,通过温水泡脚吸收后,能改善人的体质,驱寒祛湿,温经通络,暖下焦、助睡眠。所以在我配置的泡洗足浴包中,除了艾叶以外,还配合其他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中药材。通过泡洗的方式,利用皮肤的御邪、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局部 皮肤、肌肉、关节,改善三者的代谢、强化其功能,并且通过皮肤对药物的吸收,针对局部及全身的疾病进行治疗。能调和周身气血,调整脏腑功能,治疗多种疾病。
吃粽子 养胃清火
从养生学角度看,粽子也是药膳的一种。粽叶也是有讲究的,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糯米也具有益气生津、清热的药效。端午节后,便进入了夏季最热的月份。由于苦夏难耐,人们普遍会有上火、中暑现象发生,而此时吃粽子,确实是药食同源的解暑良“药”。
糯米黏滞,不容易消化,加之端午节前后天气炎热潮湿,胃肠功能本来就受影响,所以早上空腹和晚上最好不吃,平常也要少吃。
佩香囊 祛秽防疫
端午挂香囊除了取民间祛晦辟邪的寓意外,也有保健养生的功效。关于随身佩戴香囊,中医有“衣冠疗法”的术语,民间也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说法。早在几千年前的楚地,就有用药香防疫的记载,至秦汉时期,更是被广泛运用。
除此之外,端午节时值仲夏,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早晚进行户外活动,中午小憩可以帮助人体恢复疲劳,理顺心情,避免发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