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新的理论动向 更新文学批评话语(2)
2012年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除相关部门举行了纪念性的会议外,学术界也举行了学术研讨会,这些学术研讨会的最大特点就是基本摆脱了纪念性的话语程式和约束,在理论深化上做文章,它们涉及到当前文艺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讲话》精神在当代文艺和文化生活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延安文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一些理论问题。
《讲话》的历史化过程是人们关注得比较多的角度。《讲话》的传播不仅是地域性的辐射,更是阐释、演化、变异的意义再生产的过程,是不断进行着的意义被深化、窄化、修正或妖魔化的过程,从不同时期对《讲话》不同的建构和解读中,可以透视出文学的命运发生的变化。《讲话》在当下的价值是指引了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领导权的建设。同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兴起,文化领导权的建设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局面,如何吸收大众审美经验,建构起新时代下的文化领导权,是一个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新观点与新问题
孟繁华的《乡村文明的崩溃与“50后”的终结》认为,乡土文学造就了“50后”一代作家的辉煌,“而他们已经形成的文学观念和隐形霸权统治了整个文坛”,但以都市文化为核心的新文明的崛起,是这个时代的表征,而“50后”作家依然书写着他们昨天的记忆和故事,他们30年的文坛经历,已经构建了一种隐性或未做宣告的文学意识形态,他们是当下文学秩序的维护者。在处理当下中国面临的 现代性问题的时候,“50后”作家无论愿望还是能力都是欠缺的。“为了推动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理由终结‘50后’建构的文学意识形态。”该文发表后引起争鸣。李雪在与孟繁华商榷的文章中认为,终结“50后”就是把“50后”当成了文学发展的绊脚石,但事实上,“50后”建构的文学秩序依然具有创造力。“50后”并没有遗忘正在崛起的都市文明。白烨部分认同孟繁华的观点,认为“50后”在乡土文学写作上难以逾越,新的乡土文学的写作要寄望于“60后”、“70后”,这其实隐含着对孟文关于乡村文明崩溃的判断的否定。
《文艺报》自2012年年初开辟专栏,讨论如何增强文学批评的有效性,中国作家网也举行了主题为“切实增强文艺批评的有效性”的网上学术论坛。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当今的文学创作,在题材开拓、艺术方法借鉴等方面都不成问题,目前比较成问题的是创作的价值取向和立场。面对这种现实,文学理论需要“介入”并给文学实践以必要的影响和引导。实证是有效性的基石,批评家不能简单地虚构自己的结论,而需要如胡适所说的“小心求证”,在批评中,应充分地调动与文学批评对象相关的人证与物证、主证与旁证、内证与外证等各种证据,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还有人认为,有效性批评基于审美价值的多重结构,基于对人类文明进步、对社会健康发展的信念。当下文学批评有效性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代文学批评在顺应市场化、商品化潮流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自我反思和在这个基础上的理论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