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文博专家重走三峡考察纪实
杨雪梅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 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 传统文化。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物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生动见证。文物保护,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峡文物保护被称为是一场世纪大抢救,峡江两岸的文明以另一种形式得以传承。随着三峡工程建设阶段顺利结束,三峡文物保护也进入了“后三峡”时期。
“这一次重走三峡,心情与20年前那次完全不同,中国也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看到当年考察过的文物古迹都因地制宜得到了妥善的保护,而且更具社会教育功能,我们很欣慰,也对后三峡时期的文物保护更有信心。”当年的老团员、台湾财团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会董事姚浙生对记者说。
20年前的1993年3月26日至4月7日,海协会、台湾海基会、国家文物局、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组织两岸文物考古专家,组成“长江三峡文化遗产保护考察团”,从重庆至宜昌,对三峡工程即将涉及的沿线各地的文化遗产进行考察。这也成为两岸文物界隔绝40年后双方首次共同参与的文物考察。
20年后,为纪念这一在两岸文博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2012年10月30日至11月5日,部分1993年考察团的老团员和两岸中青年文博工作者一行70余人,乘船从宜昌出发,沿长江至重庆,经过秭归、巴东、巫山、奉节、云阳、忠县等地,分别考察了凤凰山古建筑群、巴东狮子包文物复建区、白帝城、张飞庙、石宝寨、白鹤梁等三峡工程文物保护的重点项目。
“我们一路考察的这些项目,其实就是20年前大家考察时一路最为关心和伤脑筋的文物遗址,也是整个三峡工程文物大抢救工作中大家争议最多、投入最多的几个点,代表了文物保护的不同理念,至今仍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当年的老团员、这次活动的主办方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主任王军说。
完成四大文物保护工程并非易事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涛声似旧时。”这是南宋诗人陆游路过秭归时留下的凭吊诗。秭归的屈原祠可以说是风雨峡江的沧桑见证——它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宋元丰三年改建为“清烈公祠”,后经数次维修而存续至今。先因葛洲坝水利工程兴建,1976年7月迁建于秭归县城东郊的向家坪,更名屈原祠,再因三峡工程再次搬迁,成为复建的凤凰山古建筑群的主体部分。
我们参观的第一站便是凤凰山古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