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近20万人赶工iPhone 17,富士康招工火爆背后:短期用工之痛,如何破解“年年招
时间:2025-09-10 19:46:25 来源:必应
原标题:富士康近20万人赶工iPhone 17,富士康招工火爆背后:短期用工之痛,如何破解“年年招工年年走”困局?
流水线日夜不停,近20万名工人两班倒,成千上万的iPhone 17从传送带上源源不断产出,这场赶工盛宴背后,是一场依靠高额“返费”支撑的短期用工狂欢。
9月6日清晨,富士康郑州港区招募中心门口,求职者们推着行李箱、抱着被褥前来应聘临时工。他们像零件一样被安排进一道道流程:填写表格、拍厂牌照、检查纹身、自主选择是否体检、分发厂牌。
与往年不同,今年9月开始,富士康郑州港区首次允许临时工“自主选择是否体检”。多名中介直言不讳:“主要是缺人。要是体检查出血压高点,就过不了。”
01 天价返费,招工现场火爆
“8月份返费最高9800元,那几天高价的时候,一天都能进几万人,连着一个礼拜没停过。”一名人力资源中介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今年富士康的招人数量明显超过去年。
返费金额的波动直接反映了用工需求的紧迫程度。从今年6月底的4800元,三天后涨到5000元;7月下旬突破8000元;到8月最高点已达9800元。
虽然8月底一度回落到7300元,但9月初又迅速回升突破9000元,高价再次出现。这种波动与厂区用工缺口大小直接相关,返费越高,意味着用工需求越迫切。
02 流水线操作,日进数千人
港区人力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证实:“(最近)每天几千人进来,量太大了。”招募中心门口,不断有求职者带着行李前来应聘,招募中心内,流程像流水线般高效运转。
9月5日,记者以小时工身份进入富士康郑州港区,目睹当日近2000名派遣工在分发现场等待的场景。大厅里,男女分区而坐,有人刷抖音打发时间,有人用河南话聊着被分配到的班次和车间消息。
目前,富士康郑州港区正处于iPhone 17系列产品量产爬坡期,随着投产规模逐步扩大,厂区对人力的需求持续上升。这座全球最大的iPhone制造基地正开足马力迎接生产高峰。
03 两班倒生产,20万人赶工
在生产车间,近20万名工人实行两班倒制度,拧螺丝、贴膜、组装零件。传送带持续输送成型的iPhone 17,随后产品进入包装车间,被装入印有苹果logo的白色包装盒。
这一人数规模并非历史顶峰。据一位中介回忆:“(厂区)最多的时候能有40万人。那时苹果更火,也主要是富士康在做。现在订单分散,不止富士康一家了。”
作为富士康在大陆的最大工厂,郑州航空港厂区占地560万平方米,沿雍州路分为A至K多个子厂区。这里每年8月中下旬至11月都会进入全年最繁忙时段,产线几乎拉满。
04 三类员工,应对用工波动
为应对用工波动,富士康将员工分为三类,匹配不同生产场景。小时工以小时计费,每干满一个月分两次发工资;返费工工资由额外返费和同工同酬薪资构成,干满三个月后领取返费。
正式工底薪2100元,没有返费,但有五险一金、入职激励奖金、推荐奖金、加班费等。这种分类设计让富士康能够灵活应对生产周期的波动。
一位在富士康工作十几年的老员工透露,这些派遣工的工期通常只有两三个月,刚好覆盖苹果新品产量爬坡的关键时期。订单消化完成后,厂区便会陆续开始“拆楼层”(缩减产线)。
05 生产现状,接近满负荷运转
在郑州港区工作近10年的线长黄运鹏介绍,目前港区整体产线开动率已达八到九成。虽然个别楼层还在生产iPhone 16等老机型,但主体产能已完全转向iPhone 17系列。
“按照计划,iPhone 16很快会进入EOP(量产结束)阶段,郑州产区这一两周内就会停止该机型生产。” 旧机型仅在一两个车间保留少量产线,为新机型让路。
富士康集团一位人事主管表示,从8月起厂区加班强度陡然提升,“加班到飞起”,去年没这么忙。至于后续生产节奏,还需要看新品发布后的市场反应。
06 流动性高,每日需补缺口
厂区人力需求并非“只进不出”。两班倒模式消耗体力、加班成为常态,加上派遣工本身流动性较强,厂区每日都有员工离开,需要高频招工补充缺口。
这种高流动性反映了临时工群体的工作现状。对他们来说,富士康是短期挣快钱的地方,而不是长期职业选择。高额返费是他们忍受高强度劳动的主要动力。
笔者观察到,这种用工模式虽然解决了短期人力需求,但也带来了培训成本高、技能积累不足等问题,可能影响长期生产品质和效率。
招聘现场的火爆场景终将消退。随着iPhone 17系列量产爬坡期结束,这批临时招募的工人将陆续离开富士康厂区。他们带着三个月挣下的两万多元,再次融入社会。
而富士康的生产线上,新一代iPhone正在加快量产。这些手机将被送往全球各地的苹果商店,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很少有用户会想到,这部时尚设备背后,是无数临时工日夜加班的身影和一场高达9800元返费的用工博弈。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