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私自“不加班”被罚100元,公司这波操作合法吗?
时间:2025-09-08 20:50:44 来源:搜狐
原标题:员工私自“不加班”被罚100元,公司这波操作合法吗?
“不加班就被扣钱?”近日,某公司以“未服从加班安排”为由,对拒绝加班的员工罚款100元,引发职场热议。公司是否有权因员工不加班而罚款?法律早已划清红线。
一、公司罚款权?法律说“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无权随意对员工进行罚款。罚款属于行政处罚范畴,而企业并非行政机关,不具备处罚主体资格。
即使公司规章制度中写明“拒绝加班罚款”,该条款也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员工因私自不加班被扣钱,本质上是公司滥用管理权,侵犯劳动者财产权。
二、加班的“正确姿势”:自愿协商,非强制
法律对加班有明确限制:
自愿原则:根据《劳动法》第41条,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安排加班,需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一致,不得强制;
特殊情形例外:仅在发生自然灾害、事故威胁生命安全等紧急情况下,公司可强制加班,但仍需支付加班费;
加班时长限制:每日不超过1小时,特殊情况不超过3小时,每月累计不超过36小时。
案例参考:2024年,某互联网公司强制员工每周加班20小时,被劳动监察部门责令支付加班费并整改,相关负责人被约谈。
三、员工“不加班”被罚,如何维权?
若遭遇公司以“不加班”为由罚款,员工可分三步维权:
保留证据:保存工资条(显示扣款项目)、考勤记录、公司罚款通知、与领导的沟通记录(如微信、邮件)等;
向公司申诉:通过工会或书面形式向公司提出异议,要求返还罚款并修正规章制度;
投诉或仲裁:若公司拒绝,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电话12333),或申请劳动仲裁(需在1年内提出),主张返还罚款并赔偿损失。
若公司以“旷工”“严重违纪”等理由变相处罚不加班员工,员工需证明“未加班是因公司未协商或加班安排违法”(如超时加班),否则可能承担不利后果。
“不加班就罚款”的逻辑,本质是公司对法律边界的漠视。法律既保护劳动者拒绝不合理加班的权利,也禁止企业以罚款等手段变相强制劳动。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