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华语小片佳作观察:赢了口碑,输了票房(4)
难道这些小片佳作就活该被市场抛弃么?当然不。每个导演对自己的作品都有不同的预期,有时候一个质量上乘、符合自我预期的作品出现,对创作者而言就已经相当满足,他们也不奢望一上来自己的片子就能被主流的年轻观众认可,获得丰富的票房收入。但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我们的市场为他们准备好合适的、可以展现他们风采的舞台了么?
《桃姐》在口碑、奖杯和票房上实现了全面的胜利,堪称小片佳作的学习楷模
三、未来华语小片扶植路线
1、政府扶持民间资助
在好莱坞电影强势压境的当下,电影行业的主管部门正在用电影专资返还的策略来扶持国产电影的创作,然而,目前这缕阳光更多地照向了国产商业片,例如巨幕或3D形式的特种国产片的专资返还,出发点未必不好,但另一方面的问题在于,如此操作的结果就是,已经获得了高票房的《画皮2》等片,将会获得由所有在院线放映的中外电影共同缴纳的专资的返还,也就是说,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劫贫济富”。随后出台的针对国产电影票房比例而向影院返回专资的政策,其实情形类似,本质上依旧扶持的是市场型影片。
我们当然同意对国产商业电影的扶助,但必须看到,艺术的、小众的影片,其实更是需要补助的对象,这也是世界各国各地普遍执行的艺术补贴策略。从古到今,无论中外,达芬奇也罢,李白也罢,艺术家经常能够从官方或民间得到无偿的物质补助。当下主管部门的一些剧本奖励计划,额度低力度小,实在需要进一步的“升级”,而各级政府的文化主管部门,以及财力雄厚的国企、民企或民间团体,也应该组织相应的艺术补贴制度——我们的国家,物质上已经富裕,是该到了反哺精神修养的时候了。
2、院线提供生存空间
当下,由于缺乏正规的市场化推荐运作的平台,很多电影甚至连“影院一日游”的机会都没有,拍完之后只能局部发行或干脆束之高阁。目前大陆只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影院: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此间长期坚持放映如《碧罗雪山》《到阜阳六百里》等优质艺术小片。我们设想,如果上海、深圳、广州、武汉、重庆、南京、成都等一线城市,都能诞生一个艺术影院,或许小片们的生存问题就解决了。目前,上海联和院线已经在长三角地区开展了艺术电影的展映机制,若干影院特辟影厅和时间,进行国产艺术电影甚至是纪录片的展映,成果还不彰,然而无疑,如果长期坚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北京百老汇从门可罗雀到今天的顾客盈门,不过也就是三四年的时间。
重要的是,各地的院线、影院管理者,作为中国电影产业的一份子,不能不担负起支持民族电影业的任务;而作为世界电影业的一份子,不能不担负起扶持艺术电影的任务。
3、小片创作之外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