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华语小片佳作观察:赢了口碑,输了票房(3)
为什么这些品质还不错的艺术小片赢得口碑或奖杯,却在市场遭受冷遇?如果要为它们具体把把脉的话,那首先就得谈到如今这个“资本决定一切”的商业电影时代。当年陈凯歌、田壮壮拍《黄土地》、《猎场扎撒》能浮出水面并成功实现代际命名,或许最应该感谢计划经济体制,统购统销让他们有机会大胆尝试形式与美学的实验。而今天,谁要拍个实验片出来,大多数的出路也是无偿传到网上,看公众乐不乐意点击了,且是自掏腰包拍摄。于是,艺术片被排挤到了这个时代的边缘,步履维艰。
2、宣传发行乏力
面对一款抄袭《巴黎我爱你》的海报,《万箭穿心》宣传方的昏招令人气短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出在宣发环节。去年的《失恋33天》和今年的《泰囧》都体现出“小片做大”所迸发出的巨大威力,也反映了营销团队精准预估市场、追加宣传、直接作用消费群体的实力。我们发现有些不错的艺术电影也做了一定的市场营销,尤其是互联网营销的努力。譬如《神探亨特张》本身就启用了大量网络名人担任演员,《万箭穿心》则找来倪萍、崔永元、李银河等名人作倾情推荐,可效果都未如愿。如何进行有效有力的营销应当成为有市场抱负的制片人的必修课,然而遗憾的是,很多小片的宣发成为其主创无钱或无力掌控的环节。
3、远受众排片少
当今中国电影的主力消费群体平均年龄只有20出头,“85后”“90后”早已挑起消费大梁,受年龄阅历所限外加市场等多方因素驱使,他们大多热衷主流商业片而对冷门艺术片提不起兴趣。2012年先后登陆中国银幕的奥斯卡大奖片《一次别离》《艺术家》没能招来到多少欣赏者,而引发骂声连连的国产恐怖片、恶搞喜剧片、山寨都市片的商业成绩却往往不差。
实情是,在中国,“观众”和“影迷”终究是两个基数差异极大的群体——由于主流观众尚未形成文艺电影的观影习惯,所以小片们只好在商业放映机制里靠边站,就算有少数影迷有兴趣,但奈何影厅根本没有排期、或者排期极少且集中在上午时段。或许正是贾樟柯的威尼斯大奖片《三峡好人》曾被《满城尽带黄金甲》挤下档的遭遇,萌发了他自建艺术影院的念头。然而,在商业大片成为电影主潮的时代,相对严肃和个人化的艺术片如何找到更广泛的受众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
资深电影人说:
“最核心的问题是成熟的制片人严重缺乏。制片人在选定电影项目、敲定导演、影片后期宣传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国内制片人的职业化进程尚处在入门阶段,非常不成熟。”
——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