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或将开启中国寺庙新转型!
时间:2025-08-02 16:44:44 来源:搜狗热搜
原标题:少林寺,或将开启中国寺庙新转型!
近日,少林寺的一则不起眼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
之所以说“不起眼”,是因为相对于释永信而言,这个动作,确实没有什么轰动性!
但是,它所释放的信号,却耐人寻味!
什么不起眼的消息?
下面,谭天道地,为你解读。
话说,少林寺新住持上任第二天,媒体实地探访发现,寺庙已取消了往年被人诟病的 “平安香”“全家福香” 等收费项目,曾接受扫码布施的 “武僧” 消失不见。
还有,以前需付费、扫码获取的少林寺资料如今也供游客随处翻阅,就连曾接待外宾、明星、企业家的方丈室都被铁皮围住。
图片
这一系列变化,或许意味着少林寺乃至中国寺庙经营模式的一次重大转型。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谭天道地注意到:长久以来,少林寺的商业化运作备受争议。
自 1999 年释永信升任方丈后,围绕少林寺构建起了庞大的商业版图。
在过去 20 年间,不少中国寺庙都走上了商业化开拓收入的道路。
据中国佛教协会数据,截至 2020 年底,中国现存的 3.26 万座寺庙中有两成以上被商业化,主要集中在佛教文化盛行的省市。
图片
我们知道,寺庙本是寄托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净土,商业化过度难免让人心生抵触。
此次少林寺取消部分收费项目,或与释永信被查事件相关。
释永信一案影响恶劣,官方启动调查,不仅是对其个人的惩戒,更可能借此研究中国寺庙的经营问题。
而少林寺作为中国最具知名度的寺庙之一,其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行业风向标。
新任住持印乐法师此前的经历,也为少林寺的转型增添了信心。
话说,印乐法师在担任洛阳白马寺方丈的 20 多年间,主持完成了大规模修缮和整风,让白马寺风气大为好转,成为 “中原第一清修样板”。
除门票外,白马寺内几乎没有商业活动。
如今他接手少林寺,有望为这座千年古刹带来新的气象。
谭天道地认为:中国的寺庙转型,可以参考这三个方向!
当 “精神便利店” 而非 “信仰收费站”
好寺庙得像 24 小时不打烊的精神驿站。不必焚香要扫码,许愿得充值,而是像成都文殊院那样,免费提供抄经本和笔墨,游客随时能坐下静修半小时。
日本京都的寺庙早这么干了 —— 清水寺不收香火钱,却在角落摆着 “烦恼收集箱”,信众写张纸条投进去,僧人定期集体诵经祈福,这种低成本的心灵服务反而更受欢迎。
做 “文化转换器” 而非 “古董陈列馆”
寺庙藏着太多古人的生活智慧。比如苏州寒山寺可以开 “钟声疗愈课”,用唐代古钟的低频声波帮都市人减压;
少林寺别只卖武术周边,不如办 “禅修健身营”,把易筋经改编成适合办公室的拉伸操。就像台湾法鼓山那样,把 “禅修” 翻译成现代人听得懂的 “情绪管理课”,去年线上参与人次突破百万。
成 “社区黏合剂” 而非 “景区隔离带”
浙江一些寺庙已经在尝试:每月逢五开 “素斋食堂”,周边居民花 5 块钱就能吃顿斋饭,吃完还能跟僧人学包素包子。
这种 “接地气” 的转型,让寺庙从孤零零的景区建筑,变成真正嵌入社区的文化节点。
毕竟,千年前的寺庙本就是村民议事、孩子读书的公共场所,现在不过是找回初心罢了。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