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赤脚进入奥陶纪洞穴万年晶花池引争议,当地:洞穴已封闭,正调查核实

时间:2025-04-28 20:05:05 来源:必应
  原标题:女子赤脚进入奥陶纪洞穴万年晶花池引争议,当地:洞穴已封闭,正调查核实
 
  近日,贵州遵义道真县奥陶纪洞穴内,女子赤脚进入晶花池拍摄视频后发布在网络平台,引发关注。
 
  4月28日,道真县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回应极目新闻记者,此事正在调查核实当中。镇政府工作人员称,洞穴已封闭。
 
  新华社此前的报道显示,在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奥陶纪白云岩山脉深处,一条为农业灌溉开凿的引水涵洞意外揭开了掩埋4.8亿年地层下的秘境,拥有极佳的水源且经数百米白云岩层长距离过滤,水质纯净,孕育出全球罕见的“洞穴沉积物基因库”。
 
  报道称,洞内有的穹顶高达100余米,水滴在下坠过程中,雾化成富含碳酸氢钙的“气溶胶”,在石笋、洞底凝结出千奇百态的石花、石枝、石葡萄、石珊瑚等形成“雾化沉积”奇观。有专家称,这个洞穴从研制、品质上讲,可能是国内绝无仅有的。
 
  针对女子赤脚进入的行为,有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洞穴最起码可能都是几万年形成,赤脚进入就会打乱化学平衡了,“一旦把它(化学平衡被)打破的话,那它就不会再长、进化了。”另有专家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称,洞穴遭到破坏后基本不可逆。
 
  4月28日,视频中的女子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称,她不做正面回应,需跟她的代理律所联系,随即挂断电话。代理律所工作人员称,无法核实身份,不方便透露情况。不过该女子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其是道真县招商引资的客商,政府招商过去做开发前采,已经第4次进入,进入时所有人脱了鞋,洞穴有一定的破坏程度。
 
  极目新闻记者当天也致电道真县文旅局,接线人员称,不了解情况。道真县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针对相关情况当地正在调查核实当中。道真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正在调查核实当中,县里相关部门按照职能职责在最大限度进行保护。
 
  招商引资不是破坏生态的“通行证”
 
  该女子赤脚踩入晶花池,在沉积岩上摆出各种姿势拍照,绝不是无伤大雅的“打卡”行为。形成于4.8亿年前奥陶纪地层的洞穴,是历经漫长地质演变孕育出的地质瑰宝,既珍贵又脆弱,绝不能这样随意践踏。有专家指出,人体油脂、化妆品等物质会彻底打破沉积物维持数万年的化学平衡,导致其停止生长进化。这些沉积亿年的物质,是自然演化的见证,也是珍贵的研究样本,一旦受损,科研价值与生态价值的损害,都将难以估量。
 
  当事人陈女士自称是当地招商请来的,而且已经是“第四次进入”,不经意间还炫了一把“特权”,折射出其个人和当地相关部门对生态保护的无知。任何招商与考察活动,都应秉持对生态环境的敬畏之心,通过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生,而不是还没开发就先搞破坏。
 
  而且,就算是招商考察,是否有必要踩进晶花池内?难道以后开发成景区了,人人都要进去踩吗?客商在洞穴内各种拍摄“个人写真”,难道也是招商考察的“必要环节”?倘若招来做旅游开发的客商,连最基本的生态保护意识都不具备,那么恐怕招来的不是助力地方发展的“金凤凰”,而是过度开发、竭泽而渔的“掠夺者”。
 
  当地文旅局事后的表态,也是相当令人愕然,文旅局负责回应的工作人员称:“恳请有关人士向我们道真县提供更多保护建议。”看似诚恳,实则失职,暴露出当地在文旅资源保护与管理上的严重不足。作为文旅资源的守护者,文旅局工作人员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强烈的保护意识,在招商开发之前,他们应该充分了解洞穴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保护要点,并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而不是在破坏发生后再来“虚心求教”。
 
  奥陶纪晶花池的封闭保护,算是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未尽的思考。珍贵的地质资源,是大自然与时间赐予我们的无价之宝,有很多都是一旦破坏,难以复原,再投多少资都没用。历史与现实无数次证明,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旅游经济,无异于杀鸡取卵,终将付出沉重的代价。生态保护红线容不下任何轻视和践踏,招商引资更不应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的“通行证”,唯有以敬畏之心对待自然,以科学之策推动发展,才能守护绿水青山 收获金山银山,延续代代相传的文明火种。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