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所吃的“米”也能当药?发芽后 它还具有更多功效

时间:2024-05-29 21:04:05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
  原标题:日常所吃的“米”也能当药?发芽后 它还具有更多功效 
 
  脾胃好,百病少;好脾胃,食疗养。自然的产物是最适合脾胃的“补品”,草木虫鱼,瓜果菜蔬,无分贵贱,皆可成为有益于脾胃的“本草”。善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活学活用,当自己的“调养师”。
 
  医学指导: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岭南补土学术流派学术带头人卢传坚教授
 
  日常所吃的大米,说起来是最普通不过的食材,但我们祖先选定它作为主食,自有道理。《本草逢原》中说:“米受坤土精气而成,补五脏而无偏胜。”意思是大米能充分滋养五脏中的每一脏,且性质极为中正平和,是最“润物细无声”的补药。

  老人们常说“白粥养胃”,有些人可能不太理解,觉得这稀薄的粥水提供不了足够的“营养”。但对于平素脾虚不足的人来说,很多滋腻的补药都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吃完以后胃胀痞满,反而不如一碗“米油满满”的白粥来得舒服。不仅大米自身可入药,未去壳的稻谷浸水催芽后,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具有更多功效。

  消解“甜食”

  说起稻芽,不少人都会想到各种消食开胃的中成药,例如七星茶、健胃消食片里都有它。很多小孩子如果胃口不好、兼长得瘦弱些,家长便会怀疑孩子是“食积”,开始吃各种“化积”药。其实,食积多见于饱食过度的情况,现今的孩子胃口差更多是因为脾虚,需要用补脾健脾药,加上一点温和的消食开胃药即可,例如稻芽。

  而且,几种不同的消食药也“各有所长”,要根据食积的原因“定向投放”:如山楂、砂仁善于治疗肉食积滞,而青皮、肉桂则适合水果生冷造成的食积;如果是米面或是甜食过多导致的积滞,那么稻芽是最“对口”的。

  不止消食

  除了消食,稻芽还具有一定温中止泻的功效。脾胃虚寒、容易拉肚子的人,外出时不妨备上几包稻芽,腹泻时可以给自己泡一杯茶。和蒙脱石散等“收敛”类的止泻药不同,稻芽是通过健脾胃、促运化的方式,以使得“下泄”的津液转为上行,就像发芽的小草会从土里“抽取”更多的水分一样,最终达到止泻的作用。胃肠炎导致的急性腹泻过后,也不妨喝点稻芽茶,可以帮助脾胃恢复功能。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