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个连片特困区成交通扶贫主战场(聚焦)(4)
——以枢纽场站为重点,提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客货运输水平。按照“路通车通”和“路站运一体化”的思路,重点支持县城老旧客运站改造,加快乡镇客运站、村招呼站建设,推动农村物流有序发展,提高农村客货运输服务水平。3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规划建设县级客运站33个、乡镇客运站640个、建制村招呼站12278个。
“黔道筑梦”已经描绘出贵州交通通江达海的美好未来,国发2号文件提出的“建成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目标必将实现,适应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网络完善、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必将形成,贵州交通必将助推贵州人民的同步小康“中国梦”成为现实。
齐心修路 人人管护 打造农村公路“贵州模式”
“山区脱贫苦无路,守着财宝难致富。大家齐心修通路,人人有责来管护。路有坑凼及时补,路面平整牢基础。畅洁绿美路长久,农村朝着小康走。”这是记者在湄潭县采访时听到的《爱路护路歌》,由当地群众编写,经县交通运输局的同志整理后制成标牌竖于路边。
过去,湄潭县由于公路路网密度小,等级标准低,严重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如今,该县的农村公路有了较大改观,一个四通八达,纵横交错,连接农村千家万户的路网正在形成。
近年来,贵州坚持突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主战场,突出集聚各方力量推进制度建设,突出增强内生动力破解发展瓶颈,突出定责定岗定标抓建养并重,逐渐形成了农村公路“六同”“六体系”的“贵州模式”。
党政重视“同位”:建立政府主导的管理体系
“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是贵州省近年来一直坚持的农村公路发展理念。省委省政府连续10年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民生十件实事”,由各级政府主抓,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考核推进。2012年四川省基本实现农村公路建设100%建制村通公路和100%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的“双百目标”。同时,以交通运输部门为主要力量,成立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专门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统筹规划、配套资金落实、技术干部调配、工程建设协调、征地拆迁及监督管理等工作,做到了机构、人员、责任、资金“四到位”。
责任落实“同担”:健全以县为主的责任体系
健全体制、明确职责、分级负责,成为近年来贵州省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思路。通过颁布实施《贵州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办法》,重心向下、财权事权下移,明确由县(市、区、特区)政府承担农村公路建管养主体责任,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有了稳定的政策支撑和资金渠道。通过分级筹集养护资金机制,市、县两级建设匹配资金实现了100%到位。仅2012年,四川省的市县两级财政在按25%的比例投入大中修和安保工程的同时,确保了小修保养和日常养护资金的超额到位,保证了大规模养护的正常开展。
计划安排“同策”:确立差别化管理的激励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