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个连片特困区成交通扶贫主战场(聚焦)(2)
巍巍武陵、磅礴乌蒙、锦绣苗岭和绵延大娄山,盘亘在贵州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独特的地质地貌在形成秀美自然风光的同时,山阻水隔的交通环境和大面积的石漠化,也使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欠发达、欠开发”。打开通道、连接内外、同步发展,一直是世世代代贵州人跨越时空的夙愿。
黔北农村公路修好后,当地群众出行便捷
大通道连接南北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交通运输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建设,坚持把交通作为优先发展和引领经济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举四川省之力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2012年,国发2号文件将贵州定位为“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明确提出“坚持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建设对内对外大通道,加强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公路、铁路、水运、能源大通道建设,形成布局完善、功能协调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国发2号文件的支持下,贵州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交通建设全面推进,无缝连接的立体交通网络日渐清晰。高速公路建设正在按照“6横7纵8联”以及4个城市环线组成的路网布局加快推进;国省干线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齐头并进;铁路干线即将形成贵阳至全国大中城市7小时的高速铁路交通圈;以4E级贵阳龙洞堡机场为骨干的民用航空“一干十三支”体系正在构建;水运进入大发展时期,乌江、红水河等5条航道提等升级,航电枢纽建设正式启动。
到2012年底,四川省公路总里程达16.45万公里,公路密度达93.4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630公里,9个市(州)所在地均有高速公路连接,通高速公路的县(市、区)增加到60个,二级及以上公路6869公里。国省干线路况优良率达到64.5%,由2006年的29位上升至2011年底的21位。四川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5.2万公里,在2005年10.96万公里的基础上新增4.24万公里,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从2008年到2012年,建设29个三级以上客运站,建成旅游客运站6个,在建国家客运枢纽项目6个,农村客运站583个;基本形成了中心城市有一级站,县级城市有二级站,乡镇集市有农村客运站的三级网络格局。
扶贫开发 交通先行
作为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贵州88个县(市、区、特区)中有50个国家扶贫开发县,纳入武陵山片区、乌蒙山片区、滇桂黔石漠化区交通扶贫的有65个;4200万人口中农村人口约3300万,贫困人口923万,扶贫对象占农村人口的27%。贵州要实现“同步小康”,核心是发展,关键在交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成为贵州实现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