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赋能 激扬荆楚活力奔涌
时间:2025-08-28 23:45:17 来源:川北在线原创(guangyuanol.cn)
江汉潮涌,百舸争流。8月25日,“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在武汉启动,采访团将聚焦“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一主题,深入探访湖北这片热土,触摸荆楚创新发展的强劲脉搏。当下湖北,正以科技创新这把“金钥匙”,解锁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密码”。
大力夯基垒台,构筑科创资源“强磁场”。创新之翼,起承转合,须有丰沛资源作托举。应该来讲,湖北深谙此道,聚力统筹,不遗余力搭建起多层次、高能级的平台矩阵。4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64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如星罗棋布,10家湖北实验室高效运转,构筑起支撑原始创新的“国之重器”。人才是创新第一资源、第一方阵,82位院士领军,41.5万名研发人员攻坚,1121万名技能人才筑基,形成顶尖智力与基础工匠相互支撑的“金字塔”结构。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做大做强科技力量矩阵”,其内核正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活资源密集、集中、优质之功效。从顶层设计上打破条块分割,推动“产学研”边界消融、要素聚合,促使人才、资金、设备等资源在创新生态中自由流动、高效耦合。使湖北成为汇聚创新要素的“强磁场”,为科技自立自强夯基垒台。
积极贯通转化,搭建成果迸发“百花园”。从某种意义来说,科技创新驱动的实质是成果驱动。湖北着力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探索以“百花齐放”模式激活“科创红利”。据统计,2024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500亿元大关,折射出市场对创新价值的强劲认可。今年上半年,全球首款北斗全频点高精度芯片等10余项重大成果陆续诞生,硬核科技扎堆涌现。在刚闭幕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湖北机器人战队大放异彩,收获一金一银的不菲战绩。其背后是“北斗七星式”成果转化体系的强力支撑,即有效通过政府、产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服务机构、应用场景等实现协同共振。由此观之,成果转化的“湖北模式”,让前沿科技从实验室疾步迈入生产线和市场终端,真正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驱动发展的强力引擎。
全面涵养生态,厚植科创活力“热带雨林”。我们常说,科技创新非旦夕之功,需要长久滋养优渥的创新生态。一直以来,湖北都在倾心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让各类主体如万物般竞相“生长”。7000亿元的政府引导基金群如源头活水,撬动超13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为创新注入充沛金融动能。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万家,活力四射的民营科技企业成活力主角。大家熟知的良品铺子,从零食小店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万人团队、遍布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端零食领导品牌,正是良好创新生态环境滋养的鲜活见证。省委全会提出“滚动推进‘61020’全链条攻关,加快构建‘71020’高校创新体系”,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坚,为创新巨轮锚定航向。同时大力支持、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充分解放市场活力,湖北全域营造着尊重科学、崇尚创造、宽容失败的氛围。深厚沃土之上,突破性成果竞相涌现,深层次动力持续迸发,科技创新蔚然成风。
科技潮涌荆楚地,正是扬帆破浪时。在这片敢于创新的沃土上,科创引擎轰鸣不息,人才活力奔涌不断,制度篱笆加速清除。湖北正以“敢为人先”的智慧与担当,将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胜势,引创新活水浇灌产业森林,荆楚大地的澎湃活力正转化为驱动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磅礴动能,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精彩篇章。(徐勇)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