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名家致信20年后的自己 冯骥才:文明谁守望?(5)
你好!我想你现在一定很忙。二十年前,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一百周年,我们已经忙过。那时候, 同志发来了贺电。党的十八大召开后, 总书记和新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一起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 地提升了国家博物馆以及文化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从而有了你们今天建设文化强国初具面貌的基础。
看看,建筑还是二十年前的样子,可是,参观的观众比二十年前更多了。而且,博物馆中的文明氛围与二十年前也不可同日而语。没有人躺在椅子上睡觉,也没有人大声喧哗。我曾经忧心和纠结的护栏少了许多,文物和人一样有了尊严。二十年前护栏繁密,虽然保护了文物,却让观众产生一种隔阂感,看看现在多好,公众的素养早已不需要护栏来维护。二十年来公众素养的提高是中国最大的进步,是中国走向强国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你那时候,应该有年轻人在博物馆举办婚礼了吧。当年轻人在这里播下爱情的种子,相信他们会把自己下一代人生中的每一个历程都和博物馆建立联系。当然,看到今天的小学生像二十年前的美国或西方发达国家一样能够在博物馆上课,更是无比欣慰。
在博物馆的展览中,二十年后的更加丰富是因为博物馆的价值观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尊重。博物馆如果不能为社会发展服务,那就不可能得到社会的尊重。所以,我真的期待二十年之后的美好和如愿。
履生 2013.1.20
李敬泽:墨香依旧在
老李:
我正在给你写信,而你在二十年之外。
我知道,任何想象都不足以带我穿越这二十年的时间,准确地抵达你。写这封信时,我力图找到我们或许能够谈谈的话题,现在,终于有了,就是,2033年你还读书吗?
我的意思是,你是否还读这种经过印刷、装订而成的书。即使在我这个时代,这也正变得老派而近乎怪癖,因为,人们已经做到了,把我书房里所有的书轻而易举地装进一个小小芯片,然后通过电子玩艺儿一览无余。这件事上,未来已见端倪:专家宣布,在2026年,电子书将完全取代纸书。
我知道这可能是无可避免的事,而且,那些树也不会被砍倒,植物还会生长在土地上。而且,更重要的是,电子阅读会大大降低知识传播和占有的成本那么多的书需要买,而房价比书价贵得多,你不可能买更大的房子去装那么多的书。
但是,我还是很想知道,你是否怀念二十年前的今天?是否怀念纸和墨的气味,手翻动书页的感觉?好吧,我已经看到了你嘲讽的微笑,我的话听上去有一点遗老遗少的味道,而你是一往无前的。那么,就请告诉我,在忙于搜索你感兴趣的信息时,你是否有时间像二十年的现在一样,面对书本,为那些微妙的感受而沉吟,为那些复杂艰难的道理而苦思?你还是否习惯周详地、深入地理解一本书,以及理解世界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