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和欲望角逐的话语狂欢——评《坚硬如水》(6)

时间:2013-01-28 03:23:48 来源:川北在线综合

  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林道静的小资情调不免还是清晰流露出来:余永泽用情诗打动了她;在林道静的眼里,余是“多情的骑士,有才华的青年”。仅此,《青春之歌》就遭到过许多人的非议,称小说“充满了小资产阶级的情调,作者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上,把自己的作品当作小资产阶级的自由表现来进行创造的”,但这实际上不过是作家个人话语在文本中的不经意间的自然流露而已。这其中,作者也试图对其进行“拨乱反正”,试图在小资爱情故事外披上革命叙事的外衣。于是,林道静因为余永泽“不革命”“没有阶级感情”离开了他,而选择了卢嘉川和江华。但评论界依旧对这部被政治话语包裹得比较严实的作品持有非议:说其“没有很好地描写工农群众,没有描写知识分子和工农的结合。”“没有认真地实际地描写知识分子改造过程,从未进行过深刻思想斗争……”。

  与《青春之歌》相似的是,《坚硬如水》更是将政治权力话语铺陈开来,大量的话语来源于毛主席当年发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例如高爱军要在程岗镇发动革命之前,向一群只要工分却不知道“文化大革命”是何物的农民们分析国内国外形势时有意使用强力的政治暴力话语:“在一片空前大好的形势下,也有几个苍蝇在嗡嗡嗡碰壁。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以苏联为中心的现代修正主义各国反动派,加紧勾结,拼凑反华、反共、反人民、反革命的新神圣同盟。对革命势力进行疯狂反扑,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反华逆流。”⑨如果说,这样未经任何艺术处理的强硬的官方语言出现在新时期“伤痕—反思”以前的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中,应该是不足为奇的事。但《坚硬如水》成书于2000年,其如此高密度地在充满个性话语空间的新世纪文学语境中凸显政治权力话语,其所产生的荒诞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