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当代艺术仍在严冬?
2011年全球艺术品交易额排行,中国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108亿元,当之无愧地位列第一,而2012年,便遭遇了蒙头一棍。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春季中国艺术品拍卖总额为281.60亿元,同比2011年春季下降了34.27%,环比2011年秋季下降34.22%。以中国当代艺术价格 者之一张晓刚为例,在2012年10月苏富比香港普遍黯淡的当代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上,张晓刚一连串的作品都遭遇了流拍,《兄弟》就是其中的一幅。他成为中国艺术市场疲软的一个象征。
据有关艺术市场监测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12月31日,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TOP10中,书画类拍品占6件,瓷器杂项类拍品3件,油画及当代艺术拍品占1件。其中这个 一件“油画及当代艺术品”即为朱德群1987年作品《白色森林之二》,在香港佳士得以4837.6万元人民币拍出。油画100指数也显示,2012年春拍油画上拍量和成交量都比去年减少近一半。中国艺术品市场由热转冷,原因大多被归结于经济大环境不佳、投资热潮退却,藏家惜售,舍不得拿出珍藏。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副主任刘尚勇此前表示,艺术品资源目前已经进入到一个相对“枯竭”的时期,市场上好拍品减少,拍卖公司征集作品困难。未来应从宽度和广度两方面考虑解决:广度上,拍卖行业应引进新的拍卖品种、艺术资源;宽度上,拍卖公司应直面挑战,挖掘艺术品背后的文化价值。
根据法国政府负责的艺术市场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的拍卖行收益在全球的拍卖行收益中占据44%的比重,在以拍卖行占据艺术市场 主导地位的中国国内,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行业举步维艰,对市场失去话语权,无法形成国外与作为二级市场的拍卖行相辅相成的健康循环,以致艺术品拍卖一蹶不振,艺术品市场便一落千丈。
克隆、查税导致泡沫破裂
以香港苏富比的中国当代艺术“黑色星期天”(2012年10月7日)为例,现场参与拍卖的买家中,司空见惯的中国大陆军团、东南亚收藏家团体都踪影难觅,不论是资深藏家或是中国内地的画廊主这次基本都没有出现,出现的仅仅是一部分的港台藏家及画廊主和少部分的金发海外藏家。
亚洲当代艺术部分历来是苏富比的强项,当夜27%流拍的成绩显然不尽如人意,虽然有个别作品刷新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但大多成交作品都于刚过估价落槌或低于 估价成交。拍场惯例,即使当场有人接手,也未必意味着真正的成交,事实上,许多当代艺术家为了保持价格,托人举牌或者自己举牌顶下作品,并不是件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