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戏剧的源流与嬗变(3)

时间:2012-12-19 21:37:04 来源:川北在线综合报道

  1989年4月,南京举办了中国第一届小剧场戏剧节,演出了《 信号》、《童叟无欺》、《屋里的猫头鹰》、《火神与秋女》等15台戏,并展开了对小剧场戏剧美学特点、存在意义的探讨。纵观这些剧目,既有中国剧作家自己的新创剧,也有搬演的外国剧,如墨西哥巴·萨·贝雷斯的《社会形象》、新加坡郭宝昆的《棺材太大洞太小》、苏联A·盖利曼的《家丑外扬》等,而在表现形式上,比较前卫的、略显传统的、带点小品味道的、大剧场的小型化的,可谓各领风骚。这反映了中国新时期小剧场戏剧发展的非一致性,也为其后来艺术追求和审美趣味的分化,预设和彰显了最初的苗头。

  1993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和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在北京主办了“93中国小剧场戏剧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演出了《留守女士》、《热线电话》、《情感操练》、《灵魂出窍》、《思凡》等13台戏,让当时一度十分萧条的北京剧场看到了小剧场戏剧发展的曙色。

  在本届戏剧节上,来自上海的两台戏《留守女士》(乐美勤编剧,俞洛生导演)和《大西洋电话》(王建平编剧,袁国英导演)都反映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所形成的“出国潮”问题,揭示了这股社会潮流带给人们的情感刺激和心理冲击。演出时,这两个戏都力图给观众以真实生活的印象:《留守女士》的剧场被布置成一个咖啡厅,在狐步舞悠扬的乐曲声中,每位观众得到了一杯饮料,有人在剧场的空地上与演员正跳着舞,不知不觉中,戏已开始,观众不像是在看别人演出,却很像是在参与一个“事件”。《大西洋电话》是一个独角戏,通过50个越洋电话反映中国女医生在美国的尴尬处境,其散点式场景的安排,也是为了让观众对演出更容易得出“即时”发生的印象。

  在本届戏剧节上,《思凡》的编导孟京辉,借鉴后现代艺术的“拼接”手法,拿来戏曲《思凡》和薄伽丘《十日谈》的片段,对前人的成果进行重新整合,在戏剧的叙述方式和表现空间里,产生全新的戏剧效果。戏剧演到偷情的场面时,总有演员上前,随手展开一幅白布,将一对情人遮住,白布上写着“此处删减xxx字”,这不仅对假道学家幽了一默,也令人们对艺术创作的人为限制产生联想和揶揄。戏剧还率先启用了“戏仿”手法,无论是对京剧表演的戏仿,对有嘴无心的念经情形的戏仿,还是人物动作对样板戏经典造型的戏仿,都会引得观众会心一笑,达到了很好的喜剧效果。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