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汀:后知青小说的诗意与悖谬(2)

时间:2012-12-16 11:08:35 来源:川北在线综合报道

  《方圆四十里》不再执迷于讲述故事,而是展示一个个并无内在关联的事件。作者在新版的后记中写道:“写它的时候,我心里很明确,把力气用在细微的、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借助它来还原、贴近那个年代的真实。”相似地,《鱼挂到臭,猫叫到瘦》的叙述也集中在知青和村民的吃喝拉撒睡和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上,它还原了一个南方水乡的日常图景,一如书封底知青的评述:“那个叫竹窝里的江南水乡的日常生活场景里的鸡飞狗跳、家长里短、烟波水光山色、粪桶鸡窝鹅圈、雾气酒气汗气……完全是有色有味、可触可感的……”

  但文学毕竟不是历史叙述,也不是镜头记录,看似冷静的重构中依然渗透着作者的个体记忆和文学想象。或者说,这种以还原为目标的现场重构,实现了作者记忆与想象的结合。但从整个知青文学的序列中来看,还原的结果也带来了可疑之处。我们且不去讨论还原的可能性大小,仅从文学上来说,还原通常也意味着某种危险:因对所谓日常真实的偏执,从而伤害到了另一种真实。这种描写基本上逡巡在人物的外部,精准地写出了他们做了什么、和别人是什么关系,这样不免会导致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疏离,使得主人公们的形象和性格都虚化了。他们毫无意外地在文本中经历了整体性的无聊、焦虑和痛苦,但个体感知却因此而被淹没,这一点在《方圆四十里》中尤其突出。

  重构无法实现一个真正还原和自足的“方圆四十里”,这个作者精心构造的文学世界留有不可填补的裂缝,那就是无法结束书中主人公的知青生活,不能给他们以现实的出路。《鱼挂到臭,猫叫到瘦》里的主人公阿毛面对一封信想到的是:“明天是最后一天莳秧,还有几天就立秋了。”而连主人公都没有的《方圆四十里》结尾是知青之一李火焰在石头上写歌词。两部小说都没有写到知青生活的真正结束,这两个结尾,似乎预示着小说里的人物要永远这么生活下去——而这在现实中当然是不可能的。

  去诗意化带来的日常诗意

  作为一个诗人,王小妮在出版了这部小说之后被问到小说中的诗意问题,她说:“我自己也很喜欢《方圆四十里》,因为它好玩,又在努力接近那个生活本身。诗意不诗意,我倒没过于在意。小说在近些年简直看不得了,可能因为强调故事,使很多人只满足于会讲故事。把一件事讲明白,这不是文学的标准。” 王小妮的本意是用这种方式来一反此前知青小说中的乡愁、青春回忆、理想祭奠式的情感模式,努力把描写从她个人的下乡中抽离出来,消解掉个体的人的样貌、语言、服饰、环境上的差异,“留下来的是一团强烈又怪异的气息”。她虽然不在意“诗意不诗意”,可“诗意”仍然是《方圆四十里》很重要的文学元素。

  事实上,在知青文学中,诗意已经内置于作者们的回忆之中了,无论这种诗意是对青春苦难的怀恋,还是对乡村文明的感叹,抑或是时间和空间的巨大变幻而带来的张力。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