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美术馆:要更大发挥美术馆的社区功能(2)
“当代作品代表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更侧重个人表达,传统书画更为拘谨,但有些其实也很夸张,能找到呼应,很有意思的,”刘益谦说起收藏滔滔不绝。“我喜欢讲这些,可惜没人爱听,他们都喜欢听我讲钱,”他身体往后靠了靠,做出稍稍休息的姿势,对记者开玩笑。
对刘益谦来说,办一座美术馆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就是家里的东西太多了,要办个美术馆,就当是一个库存也不错,”他反复对《中国新闻周刊》强调。“反正房子是自己的,房租的钱就不算进去了。建美术馆应该是个大趋势吧,你收的东西太多了,自己关起门来看也没什么意思,” 刘益谦年届五十,头发已有些斑白,说起话来有商人的精明,但也很直白。
“我们的作品当然没话说”
除了即将开馆的龙美术馆,他们的另一个美术馆“龙当代美术馆”也已经动工,计划明年底开馆。“龙当代美术馆”与印尼华人收藏家余德耀[微博]的私人美术馆一起,是上海徐汇区政府一个文化项目的组成部分。
采访中,刘益谦的回答不时被电话打断,他正在通过电话委托竞投一件作品。“还在买,都堆放在家里,也没有得到好好的保管,太可惜了。”他念叨。
美术馆的很多细节都需要刘益谦和太太王薇亲为。送走前来商讨装修细节的工头、讨论保安人数和费用的员工,王薇终于有时间坐下来。“距离开馆还有几天时间,我就一个人在各个展厅里走走,或者在哪个角落坐一会儿,安安静静地,”她顿了一下,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屋顶,倾泻下来,“就这样闭上眼睛,想想哪个细节还需要调整,等着开幕的到来。”王薇说她很多天都没有睡好觉了,但聊起美术馆,她就会变得很有精神,“值啊,不管多累都值。”
如今这座刘益谦斥巨资兴建的龙美术馆,王薇任馆长。“一家美术馆当然首先是要靠作品说话的,”王薇说到这里颇显骄傲。“我们的作品数量和质量,当然是没话说。”
当然,各种议论是不可避免的。有人说这是打着文化的旗号跟政府合谋圈地,还有人质疑一家私人美术馆能存活多久以及它的学术价值和公共性等。“还没有开馆呢,各方面压力就已经来了。”王薇对《中国新闻周刊》感慨。
抛开这些,和国内其他私立美术馆比较,王薇倒是很自信“我们有作品呢,作品自己是会说话的,”她细数了国内几家相对较大的私人美术馆,“从硬件,到藏品,我们都是一流的。”
而刘益谦也毫不谦虚地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除了故宫[微博]、上海博物馆和辽宁省博物馆等国内几家大的博物馆之外,”他的古代书画“是其他博物馆没法比的”。
“自己硬撑着吧”
按照专家的描述,刘益谦收藏的那座乾隆“水波云龙”宝座“图案庄严伟岸,气势磅礴”。龙美术馆精心设计的那个专门的展示空间,也是为了向观众突出“庄严伟岸”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