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征集高门槛须有严格执行力(4)
虽然大陆的博物馆没有明确接受私人寄存这一说,不过也有一些这方面的案例。据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介绍,李鸿章的侄孙李荫轩收藏有很多商代青铜器。“文革”抄家时,他的藏品被上海博物馆所收藏,“文革”结束清理抄家物资,上海博物馆又将其藏品悉数返还。其太太邱辉说,在李荫轩去世时,认为文物还是捐了好,就又捐给了上海博物馆,不过也留了几件给儿子做纪念。因为他的儿子远在加拿大,从1980年代至今已经30多年过去了,其儿子的藏品一直寄存在上博。
“因为库房条件有限,我们一般不接受社会寄存,除非那些曾经对我们有贡献、捐了很重要文物给我们的捐赠者,当他们的生活发生困难时,我们会提供免费寄存。”陈克伦说。
宋向光说,虽然有一些博物馆表态说可以接受私人寄存,但也极少听到有民间藏家愿意把私人藏品送到博物馆寄存,“西方国家的博物馆一直有这样的做法,不过中国民间好像还没有形成这方面的需求,不能排除私人藏家有个人方面的担忧。”
接受私人寄存虽然某些时候可以给藏品征集带来一定便利,但操作起来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博物馆的库房是不是足够容纳社会的寄存文物;会不会有民间藏家考虑到藏品来源的合法性问题而心存顾虑不敢寄存;此外也可能引发博物馆与寄存者之间的纠纷,比如藏品寄存前后的真假优劣问题等。“因为国内在这方面很少有具体实践,所以不知道真操作起来还会碰到什么问题。”宋向光说。
不过,不论大陆的博物馆会不会向社会开放寄存,“全世界的博物馆都不会无原则向社会开放寄存。”陈克伦说。台北故宫博物院提到的私人寄存也是有条件的,比如它规定:“寄存文物,需经台北故宫评定,如认为无价值者,则部分或全部谢绝;凡寄存的,其所有权仍属于寄存者……寄存时间不得少于5年”等。陈克伦认为,规定寄存时间,可能包括了故宫有权使用这些寄存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