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皇帝是说满语(女真语)还是汉语? 关于清朝人的语言揭秘

时间:2018-03-24 12:05:15 来源: 史嗑啷
  原标题:清朝的皇帝是说满语(女真语)还是汉语? 关于清朝人的语言揭秘

  清朝的前几任君主在上朝的时候主要是以满语为主,因为建国之初,尤其是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的时候,那时候汉官比较少,大多以女真官员为主,所以还是说女真语言比较自然。

  女真权贵也非常鄙视汉人和汉族文化,因此在语言和习俗上都不屑于借鉴和学习,皇太极建立清朝之后,还是没有改变这种观念,虽然此时已经有大批的汉官加入,比如洪承畴,范文程等等,但是无奈君主说方言说顺了嘴,与汉族大臣交流还真是不方便,所以此时则面对满臣说满语,面对汉臣则别别扭扭的说汉语。

  后来清朝入关之后,本来想让汉人学满语,结果效果非常不理想,很多人也因此反抗朝廷,所以清王朝在这方面就开始妥协了,逐渐开始学习汉语,而满汉一体也成为了政治上的新名词和维护稳定的新政策,所以在文化上也逐渐向汉文化靠拢,其实从清朝皇帝的名字的变化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清朝入关后实际上受汉文化的影响非常深,比如前两代君主叫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而顺治皇帝则叫福临。

  顺治皇帝就是出了名的热爱汉族文化,对汉族的诗词歌赋很有研究,当初他上学的时候,就在学满语还是学汉语的问题上,跟他的叔父多尔衮发生了很大的冲突。多尔衮坚决不让顺治学习汉语,对他的汉族教育粗暴干涉,因为他一向反对满人汉化,因此顺治很生气地说:“我要是不学汉语,汉族大臣跟我说话我都听不懂,不知道他说什么。就算我听懂了我也不会说,无法与他们交流,叫我怎么当这个皇帝?”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清朝统治者汉化程度的加深,皇帝在上朝面对不同民族的大臣时,会说不同的语言,也就是说,皇帝是看人说话的,需要说满语的时候就说满语,面对不会满语的大臣就用汉语。但是,在清朝中后期,汉语占据了主要地位,而且随着汉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满语逐渐被汉语所替代,满族人要想长期统治汉族人,从皇帝到普通民众,普及汉语、学习汉族文化是发展的必然。
 
  哈佛燕京学院最近放出来的满文珍稀图书电子版的档案之一《中俄咸丰十一年条约档》满文原文更是点出了条约最终解释权以满文版本为主,这一点可能以往中国史学界提及的不多。清代皇帝中满文最糟糕、最不着调的就要数宣统帝了,这也是客观环境所导致——毕竟他还没长大就退位了,严格说也并没有接受传统的满语文教育。所以对于其他皇帝,我们还是不要跟宣统一概而论比较好。总而言之,尽管满语满文在日常生活中适用范围不断缩小,但在正式的场合中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无用。在日常的召见中(即御前奏事),皇帝所说的语言取决的大臣的身份和所奏内容,既有使用汉语的情况,也有使用满语的情况。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