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收入 的丞相 曹操年入过亿
曹操20岁做官,66岁去世,在政坛混了47年,先后做过洛阳北部尉、顿丘令、议郎、骑都尉、典军校尉、司隶校尉、骁骑校尉、大将军、武平侯、丞相、魏公、魏王。其中武平侯、魏公和魏王是爵位,剩下的都是官职。
曹操做过的最大官职是什么呢?是丞相。东汉本来不设丞相,最大的官就是“太傅录尚书事”,人称“上公”,曹操晚年功高权重,汉献帝特拜他为丞相,总揽军政大权,位在上公之上,论政治级别,除了皇帝就是他了。
洛阳北部尉属于四百石级别,“四百石”就是年薪相当于400石粮食。实际发工资的时候,并不是全发成粮食,而是“半钱半谷”,就是工资的一部分发成钱,另一部分发成粮食。
“斛”是容量单位,汉朝一斛是10斗,折合现在20升,装米16公斤。16公斤米,当时买得花100枚五铢钱,现在买则得花60元人民币,所以从购买力角度讲,100枚五铢钱相当于60元人民币,1枚五铢钱则相当于6毛,4000枚五铢钱呢,自然相当于2400元。每月2400元,年薪自然是28800元。
丞相属于万石级别,薪水也是半钱半谷,具体说,就是每月能领17500枚五铢钱、175斛脱过壳的大米。按照1斛米等于100枚五铢钱的原则,把实物工资折成货币工资,曹操每月合计能领35000枚五铢钱。按1枚五铢钱等于6毛钱计算,曹操这时候的月薪是两万一千元,年薪约25万元。
您会说:曹操做丞相,年薪不过25万,这跟题目上说的“曹操年薪上亿元”完全不吻合嘛。别急,咱们慢慢来。曹操作为丞相,薪水只占他总收入的极小一部分,他还有一部分收入来自赏赐。
不止如此,还有定期的封赏。据《后汉书》卷43注引《汉官仪》,朝廷每年两次赏赐百官,一次叫“春赐”,凡三公及以上官员赏钱20万;另一次叫“腊赐”,标准与春赐等同。曹操身为丞相,位在三公以上,每年有40万枚五铢钱的定期赏赐,折成人民币,约合24万元。
所谓“采邑”,就是朝廷划给你的一块区域,允许你在里面收税,并把收来的税归为己有。曹操的采邑都有哪些呢?《三国志·魏书》里写得明白,曹操采邑包括冀州十郡: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巨鹿、安平、甘陵、平原。
采邑赋税、定期赏赐、固定薪水,再加上皇帝时不时赏给的黄金,曹操做丞相时的年收入远远超过一个亿。回过头来检查前面的计算过程,您会发现其中的不严谨之处:我们把东汉大米价格当成了一个常量,每斛等价于100枚五铢钱。
既然用粮价来折算不完全合理,我们不妨再看看当时普通百姓的收入是多少,这样就能很合理地判断出曹操的薪水是高是低了。汉朝居延地区两户百姓的财产清单中。
我们这里不考虑曹操的实物工资,只汇总其货币工资、定期赏赐和采邑赋税,每年合计就有18061万枚五铢钱,是徐宗一家总资产的一万多倍,是礼忠一家总资产的一千多倍。曹操不是商人,是官员,或者吹大一点儿说,他是政治家。政治家靠老百姓养活,为老百姓办事,收入高些无可厚非,但是高到曹操这个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