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观察到“霍金辐射”效应:黑洞向外发射微弱粒子

时间:2016-08-21 14:13:32 来源:川北在线整理

  原标题: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观察到“霍金辐射”效应:黑洞向外发射微弱粒子

  北京时间8月18日消息,黑洞常常被视作一种密度极大的天体,就连光线都无法从中逃脱。虽然黑洞的名字里带了一个“黑”字,但它们并不是全黑的。事实上,它们还会以量子辐射的形式,向外发射极其微弱的粒子。这一现象被命名为“霍金辐射”。近日,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观察到了“霍金辐射”效应。

  黑洞常常被视作一种密度极大的天体,就连光线都无法从中逃脱。虽然黑洞的名字里带了一个“黑”字,但它们并不是全黑的。事实上,它们还会以量子辐射的形式,向外发射极其微弱的粒子。这一现象被命名为“霍金辐射”。

  杰夫•斯泰恩豪尔教授创造出了一个能够捕获声音的声学黑洞,并用一根长长的管子作为“事件边界”,用于束缚“声音粒子”——“声子”。他的 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声子都是一对相互关联的声子中的一个,因此证实了霍金辐射的量子效应。

  1974年,史蒂芬•霍金提出,黑洞并不是全黑的,根据量子效应,一定有一些辐射能够从黑洞的边界逃逸出去。

  霍金的理论认为,黑洞应当能以热辐射的形式创造并排放亚原子粒子,这种现象名叫“霍金辐射”,直到黑洞的能量完全枯竭为止。

  在1974年发表的理论中,霍金解释了黑洞周围的强大引力场是如何影响粒子和反粒子的产生的。根据量子理论,真空中一直在发生上述现象。

  如果粒子是在黑洞的事件边界之外产生的,那么这对粒子中带正电荷的粒子便可能会逃逸,以热辐射的形式从黑洞中释放出去,而带负电荷的粒子则会落回黑洞中。

  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杰夫•斯泰恩豪尔教授(Jeff Steinhauer)在一篇8月15日发表的论文中描述了这一效应。他创造出了一个能够捕获声音的声学黑洞,并用一根长长的管子作为“事件边界”,用于束缚“声音粒子”——“声子”(phonons)。

  2014年,斯泰恩豪尔教授观察到,这个黑洞的事件边界上随机产生了一些声子。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