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CRISPR编辑的蘑菇也不用监管了 已具有了抗褐变的能力(6)

时间:2016-04-18 13:51:26 来源:川北在线整理
 
  同时这也并不会导致在监管层面对CRISPR的规则的改变。去年10月份,杨教授向USDA-APHIS的联邦监管官员正式展示了他的基因组编辑蘑菇,而USDA-APHIS正是决定遗传修饰的作物是否属于政府监管框架范畴的法规机构(简而言之就是决定这些作物是否属于转基因产品);他满怀欣喜地离开会场,因为美国农业部的监管官员并不认为CRISPR研发的蘑菇需要特殊或是额外监管。如果事实确实如此,那么这可能是促使CRISPR成本进一步降低的最重要因素:福亚塔斯估计监管审查过程可能需要花费多达3500万美元并且该过程会长达5年半时间。
 
  CRISPR编辑的蘑菇还有另外一个优势,这可使得其成为CRISPR在农业应用中的成功案例:蘑菇真菌的生产速度非常快——从菌丝到成熟仅仅只需要5周时间,这些蘑菇可以经年累月在无窗的、气候可控的蘑菇房中不停地生产。而Calyxt公司研发的基因组编辑大豆和土豆则需要数月的时间才能完成田间试验,这也是为何该公司努力寻求并最终获得了监管批准,以便赶上2014-2015年的冬天在阿根廷种植他们新研发出的大豆品种。福亚塔斯说:“你得围绕着赤道在南半球和北半球来来回回倒腾,才能在一年之中进行多次种植。”Calyxt公司去年10月份在北美地区第一次从地里收获到了基因组编辑作物。
 
  公众一直以来对转基因怀有的一个恐惧就是其可能导致的非预期效应。从生物技术食品的角度来说,这通常意味着导致食品不健康的非预期毒性或者是过敏原性(不过,从未有在转基因食品中发现这种情况的报道)或是某一转基因作物因为有生存竞争优势而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CRISPR甚至还让如约翰·佩恰(John Pecchia)等人思考其带来的意想不到的经济后果。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两位研究蘑菇的教授之一佩恰花费了很多时间,在大学校园边低矮的煤砖建筑物内进行蘑菇研究,这也是美国 的蘑菇研究中心。2015年的春天,佩恰教授从杨教授那里取得一些菌种,生产了第一批基因组编辑蘑菇。当他站在一堆潮湿、发臭、正在80摄氏度高温下发酵的蘑菇基肥面前时,他想到若是蘑菇有较长的保质期,那么超市或菜场对蘑菇的需求就会下降,也许还会导致意想不到的激烈竞争,他补充道:“还有可能会导致国外蘑菇进口量增加,因此基因组编辑蘑菇也是一把双刃剑。”
 
  在转基因食品进入到市场的曲折道路上,还有另一个悖论需要仔细考虑。没有人知道基因组编辑的蘑菇吃起来味道如何,它们会被蒸、煮,但是并不会直接用来食用。目前获得的基因组编辑蘑菇在杨教授进行褐变测试之后均已被销毁,佩恰说:“一旦测试完毕,我们就会把它们销毁掉。”
 
  非转基因的遗传修饰
 
  公众是否会欢迎基因组编辑食品进入他们的厨房或者是饭碗中?这应该是CRISPR食品故事中最有趣一章中的中心问题,与围绕转基因作物进行了30年的争论不谋而合。
 
  杨教授在向宾夕法尼亚州的农民以及美国农业部官员讲述他的蘑菇研究计划时,他使用了一个十分贴切的词语来描述他的研究过程——“非转基因的遗传修饰”。这一词语极小心地尝试将新兴的、高度精准的如CRISPR之类的基因组编辑技术与那些早期的、需要向某种植物中引入外源DNA(转基因)的农业生物技术区分开来。对杨教授及许多其他研究者来说,这一精心设计的用词对于重新定义转基因争论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GEO”(指基因组编辑作物,gene-edited organism)这一缩写已经开始取代“GMO”或“GM”。
 
投稿:chuanbeiol@163.com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下一页
  •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