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星堆到金沙》阿拉伯语版新书发会暨高峰对谈举行

时间:2025-08-17 10:12:26 来源:今日头条

  8月16日上午,《从三星堆到金沙》阿拉伯语版新书发布会暨高峰对谈在南国书香节举行。

  该活动以“跨越千年的对视:当三星堆遇见古埃及——两个古老文明的对话与互鉴”为主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从三星堆到金沙》作者黄剑华,埃及著名汉学家、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主任哈赛宁·法赫米·侯赛因教授,以及埃及出版协会会长穆罕默德·法里德·萨阿德·扎赫兰先生出席本次活动并致辞。

  黄剑华表示,位于中国成都平原的三星堆与金沙遗址是极为重要的考古发现,出土的青铜造像群、神树、黄金面具等珍贵文物展现了古蜀文明的辉煌成就。三星堆不仅揭示了古蜀国的神秘面纱,更证明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同时通过出土的海贝等文物印证了古代蜀人与南亚、中亚等地的贸易往来,体现了中华文明自古以来的开放性。

  从艺术价值看,三星堆文物堪称中国古代艺术的杰作,在世界美术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从三星堆到金沙》阿拉伯语版的出版为世界了解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新窗口,期待通过文明对话让更多人领略三星堆与金沙遗址的永恒魅力,理解中国文化兼容并蓄的智慧。

  埃及汉学家哈赛宁从跨文化视角解读了三星堆文明符号的独特魅力。他指出三星堆青铜面具的“纵目”与古埃及荷鲁斯之眼存在惊人的相似性,体现了人类对神圣权力的共同认知。在翻译过程中,他特别关注如何用阿拉伯语准确传达“青铜神树”等文化意象,认为这种翻译是在搭建文明理解的桥梁。

  通过比较研究,哈赛宁发现三星堆金杖与埃及权杖都象征宇宙秩序,象牙在两种文化中都代表纯洁,暗示早期文明可能共享某种原始思维模式。三星堆纹饰与埃及象形文字都采用“以形表意”的逻辑,使现代学者得以跨越时空理解先民思想。他认为《从三星堆到金沙》阿拉伯语版的出版延续了这种思维对话,让三星堆文化瑰宝跨越语言障碍,促进中埃文明交流。

  扎赫兰欣喜于三星堆与古埃及文明通过书籍展开对话,强调人类对神性、自然和信仰的共同探索是超越国界的。同时他指出出版人的使命在于传递文明,埃及出版商协会将推动该书在阿拉伯世界的广泛传播,让每一页都成为文化交流的契机。出版只是起点,期待未来与中华书局深化合作,促进中阿文明互鉴,让文化交流成为常态化的日常实践。

  之后,三位嘉宾以“考古、叙事与当代丝路:当古文明成为共同语言”为主题展开高峰对话。围绕黄金面具与图坦卡蒙的跨文化解读、早期远距离贸易证据、数字化赋能文物活化等议题展开讨论。对谈聚焦中埃两国文明互鉴互通,以书为媒,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人文交流注入了新活力。

  文|记者 梁善茵

  图|主办方提供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