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 看成都旅游如何破题(4)
日前,市旅游局和市统计局联合发布的《2015年成都市乡村旅游统计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5年我市接待乡村游客9519.18万人次,占接待总人数的49.75%。贡献近五成来蓉游客人数的乡村旅游仅实现旅游收入200.06亿元,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9.8%。不难看出,在优化产业结构上我市乡村旅游还有巨大的潜力。
3月以来,樱花、梨花、油菜花竞相争艳,我市各类赏花节庆活动也陆续“登台”。然而,当季节交替、繁花落尽之时,这些一度火爆的赏花之地却难免遭遇“花落、人走、茶凉”的尴尬。这只是我市乡村旅游受季节影响波动较大的一个缩影。《报告》指出,我市乡村旅游仍以自然资源为主,存在着游客季节波动性大的特点。尤其是单纯发展观光型的乡村旅游景区,在节假日,大部分乡村旅游景区、景点都超过其接待能力,并出现交通堵塞、停车困难、接待服务质量下降和环境破坏等问题;而旅游淡季,大量设施闲置,部分“农家乐”关门停业,对比鲜明。
而郫县作为我市乡村旅游发展最早的区(市)县之一,率先做出试验改革。“结合我县产业发展格局,将生产性与观赏性、休憩性相结合,将以往独立的农家乐规模化。”郫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培育了战旗第五季现代农业产业园、西部花乡、成都西镇绿农等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特色园区12个。以种植花卉苗木优势开创农家乐模式的农科村;以水乡风情、河鲜美食为特色的三道堰水乡;以川菜文化、美食体验为特色的安德镇;以蜀绣非物质文化为特色的安靖镇等旅游特色镇。”该县不断尝试“全域休闲”的旅游发展新模式,踏上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的新征程。
不仅是郫县,全市各地也紧扣乡村旅游主题,大力推进众多乡村旅游项目的实施。市旅游局将制定《成都市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指导意见》。联合市级相关部门指导区(市)县完善卫生、环保、道路、停车场、旅游标识系统等配套设施建设,实施乡村旅游厕所革命,提升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通过乡村旅游+康养、乡村旅游+医疗、乡村旅游+创客、乡村旅游+度假等方式,打造一批“中国度假乡村”、“中国精品民宿”、乡村旅游创客基地等,积极创建生态旅游示范区(点)。
看点5
塑造“精品项目”
建设 旅游产品
不仅有小而美的全域旅游发展,今年我市还将坚持精品建设,做强世界旅游目的地支撑,加快 旅游产品建设。邛崃市相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邛崃实施文化旅游项目116个,完成文化旅游项目建设45个,完成投资12.23亿元,撬动社会投资约45.76亿元;签约引进路虎小镇等22个文化旅游项目,协议总投资达131.5亿元。而总投资11亿元的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无疑是该市的一个重大项目。
在2007年,平乐古镇和天台山景区便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去年底,将平乐古镇、天台山景区打捆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正式启动;并力争在今年通过国家旅游局资源评审,2017年底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各项验收指标,并创建成功。
邛崃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将以创建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实现核心景区与全域旅游同步并进。根据《平乐古镇·天台山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实施方案》,该市将完善通往旅游景区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范设置交通站点和交通标识牌、建设完善串联两大景区的交通支线、旅游景区内实行人车分流等;实施积极推进平乐古镇·天台山旅游景区智慧景区建设,建立景区实时监控、流量统计、景区WiFi覆盖、智能停泊车系统及预测预警机制等为内容的智慧旅游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