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级创业帮:58同城vs去哪儿 “八年抗战”路(6)

时间:2013-11-05 12:08:06 来源:创业邦  

陈小华也确实证明了自己的商业价值。2007年左右,58同城、赶集网、百姓网三家的流量相差无几,大家还处于四处圈用户的原始阶段。所以,流量从哪里来是头等大事。汽车之家的创始人李想,当时也在天天琢磨如何找流量。

姚劲波把陈小华找过来,也是要先解决58同城流量的问题。陈小华说,他用了半年时间让赶集超过58,又花了8个月使58反超。

陈小华和李想使用的手段如出一辙,那就是通过搜索引擎给自己带流量。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你搜所有汽车的时候,汽车之家提供的信息都排前面,以后你自然会先去点击他们的网站,这是一件举重若轻的事情。

58同城所在的分类信息网站没有这么直接的产品,但道理上是相通的。他们抓住十一、春节这种重要节日,根据网民的搜索习惯做出相应的产品。那几年带给他们最大免费流量的就是火车票转让服务。而对于当时每天只有几万流量的分类信息网站来说,春运期间每天80万的流量是相当令人眼馋的。

58同城在每年10月就成立项目组开发春运期间火车票转让的产品。姚劲波要求用户在搜火车票、列车时刻表的时候,58同城的链接必须排在前列。只要能“上位”成功,一天就有20万的流量。没有现成的列车时刻表,就通过人工编辑改别的产品、改数据;没有票源,就把所有贴吧上的票都转到58的平台上来。他们还做过奥运会门票转让的产品,一天也做到过100万的流量。这被他们称之为“抢镜”,奥运会多少年才一次,称得上是一票难求。

当时他们只有一个想法,没有比火车票出手速度更快的东西了,一天有1万张票,当天就能成交1万次。58同城内部流传的一句话是,分类网站一辈子都找不出一个火车票那样好的产品。就好像奥运会、世界杯对于新浪体育的意义,不抓住那个点,你的影响力就要大大削弱。春运高峰时期,每天有200万的用户访问58同城,一个春节下来,差不多有一两千万人用过58同城的产品。不过,铁道部12306网站推出后,火车票转让也就没有市场了。

地推的力量

在58同城成长的过程中,除了流量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关键因素——地推的团队。在58同城的平台上有两端,一端是用户,一端是商家。这两者代表了市场经济中的供需双方,哪一方失衡,都会导致这个平台的坍塌,所以要永远保持双边共同发展,否则这个闭环是无法完成的。姚劲波说,他开发客户晚于挖掘用户,“我先把水养起来,把用户量做起来,让商户免费来用,在效果足够好之前,我完全不收费”。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