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发力,让假茅台无处遁形
时间:2025-03-14 21:26:10 来源:川北在线原创(guangyuanol.cn)
从不少社交平台微商公然叫卖冠以“商务茅子”之名的高仿茅台酒,到电商直播间销售生肖茅台被曝造假,再到假茅台的伪造条形码和NFC也能通过茅台官方APP“i茅台”,扫出正品茅台身份信息……近年来,假茅台事件屡屡成为舆论焦点,引发热议。假茅台问题不仅严重消耗了消费者信任,也映照出市场经济中技术失效、平台不给力与监管力度不足的交织困境。
假茅台产业链的核心在于“真瓶装假酒”,这直指防伪技术的不足。茅台作为高端白酒的代表,长期依赖“一品一码”防伪体系,包括条形码、NFC芯片等技术,在面对日益多样化和不断升级的伪造技术时,会显得力不从心。据媒体报道,假茅台已能通过官方“i茅台”APP扫码验证,并显示与正品一致的溯源信息。这些伪造的条形码可能来自回收瓶的多次倒卖,或通过数据植入系统漏洞实现复制,使得消费者最依赖的防伪手段沦为摆设。更有甚者,部分无良卖家以“谁能喝出是假酒倒赔10万”的嚣张话术营销,暴露出茅台酒技术防伪的脆弱性。作为普通消费者,既无专业鉴别能力,又难以通过简单扫码辨真,无疑陷入无法可防的困境。
假茅台泛滥的另一推手,是社交平台与电商平台的监督缺位。当下,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上,各种短剧形式演绎的“500块茅台搞定高端商务局”层出不穷。微商以“低价茅台”引流,评论区甚至出现“求渠道”的留言,而电商平台主播则利用粉丝信任,将假酒包装为“商务专供”,销售额动辄月入二三十万元。虽然《电子商务法》明确平台需对商家资质及商品信息进行审核,但在具体实践中,平台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甚至以“技术中立”为挡箭牌,对售假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例如,某地市场监管部门对假茅台发货地址核查时,发现寄件人电话无法接通、所留地址查无此人,这暴露平台对商家真实身份核验的敷衍。
此外,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从黑市高价回收正品酒瓶、灌装低质勾兑酒,到伪造包装、攻破防伪系统,每个环节均有专业分工,而监管却未能全覆盖发力。对于违法商家而言,即便被查处,部分案件仅以罚款或短期徒刑了结,难以形成有效威慑。这种“低风险、高回报”的诱惑,使得制假售假者前赴后继,甚至形成区域性的造假“产业带”。
当“商务茅子”成为圈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当假酒被用于权力寻租,我们不禁要问,假茅台乱象何时休?可以说,“打假”是不可避免的一场战役。要通过技术、监管的协同发力,治愈高仿茅台们的假货之殇。对于茅台官方而言,需加强技术革新与防伪体系重构,引入区块链、量子防伪等不可复制的技术,建立从生产到消费的全流程追溯系统,同时开放官方鉴定渠道、简化消费者验证流程。对于平台而言,要扛起主体责任,探索推行商家信用评级,对售假店铺实施“一次性死亡”机制,并向消费者开放投诉绿色通道。此外,还要提高违法成本与执法力度,进一步打击力度,积极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并加强跨部门联合执法,以有力之举铲除“产业链”。(吴小宇)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