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你 不必优-秀
亲爱的你,不必
记得我小时候,家里曾有一本书——《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刘亦婷为了磨练意志,将一块冰捏在手里,坚持了一刻钟,直到手被冻成了紫红色。在21世纪中国的大多数学生中,顺利考上哈佛的刘亦婷 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正是因为如此,她的成才经历被奉为无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们的圣经,狂热的留学爱好者们,将自己的孩子按照“刘亦婷”模式进行培养,期盼着他们考入名校,出国镀金。
也许我足够幸运,也许我实在不幸。家里虽然有一本哈佛秘籍,但我的父母却并没有按照书中的模式培养我,我也避免了受捏冰之苦。捏住一块冰坚持15分钟,是否能证明这个人的意志坚定,这种说法见仁见智,但可以确定的是,并非每个捏一块冰坚持15分钟的人都能顺利考上哈佛。也许这些举动在现在众多年轻父母眼中显得十分滑稽可笑,但就在前段时间,宣称“通过有版权的训练系统,帮助孩子达到每分钟万字以上阅读水平”的量子波动速读,依然让众多渴求天才儿童的家长趋之若鹜,培训机构正是看准了家长这种迫切提高孩子成绩的心理,尽情地收割智商税。
这世界上的大多数父母,无论他们的职业、年龄,还是收入、受教育程度都有一定的差别,但他们却神奇的拥有完全一致的目标——希望我的孩子 。这种想法当然是无可厚非,有些还传为佳话,比如孟母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曾多次搬迁,直至找到她认为最适合培养孟子成才的居住环境。孟母的坚持培养了儒家一代“亚圣”,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经典,孟母的教育毫无疑问是成功的。
父母拼尽全力为培养一个 的孩子,甚至赌上大半生的精力和心血,却唯独忽略了孩子自己是否愿意按照既定方向成长。家长们执迷不悔的培养着一个又一个 的孩子,最终获得了无数奖杯与他人羡慕的目光,但却牺牲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假期时间被课余作业填满,即使完成了校园里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还是有课外辅导机构等着他们。唱歌、跳舞、书法不再是一种爱好,反而成为了少年们的必修课程。别人的孩子钢琴过了十级,自己的孩子钢琴必须也要过十级。这种你追我赶、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加之辅导机构夸大事实的宣传让家长变得越来越焦虑,而这种焦虑逐渐转化成孩子学习的压力。在父母一次又一次期待的目光中,他们唯有沿着父母指定的方向,努力向前奔跑。
你我皆凡人,终日奔波苦。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金字塔尖的人才本来就少。为何不放下一些执念,让孩子过一个自由的人生。即便活的平凡,生命中也会有不平凡的闪光点。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保留他们的天真与童趣,教会他们自己选择方向,而不是限制他们走一条被安排好的道路。 固然值得我们努力的,但是一味地追求 的人生却是乏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