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的儿歌如何挽救孩子的“歌声与微笑”
时间:2019-06-17 14:52:11 来源:川北在线
原标题:“上了年纪”的儿歌如何挽救孩子的“歌声与微笑”
六月已经过半,各种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活动仍余热未散。大到 的晚会,小到每个学校的活动,儿童歌曲都是主角。“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光明网)
在无比欢快的童声中,引的社会思考的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还是那些经典老歌,而作为新时代儿歌总是以一种“昙花一现”的姿态匆匆退场,为 时代儿歌不能占据儿童“市场”?究竟是怀旧情怀的促使,还是新时代儿歌精神内涵不符合大众“审美”,亦或是儿童歌曲创作传播乃至艺术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每当听到耳熟能详的儿歌时,脑海里总会回忆起儿时的画面,那是一种纯真淳朴的回忆。儿童歌曲打开了孩子心中另一扇“窗户”,让他们能够更好体会生活的美好。钢琴家郎朗曾说道:“好的儿童歌曲不仅能让孩子产生审美意识,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乃至一生,就像我一样。”
儿童歌曲起初的创造之由是为孩子们带来快乐,《我们的祖国是花园》《卖报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小鸭子》等作为唱响一个时代的老歌也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但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儿歌的创作似乎变得“利益化”,作者创作之由只为获取经济收益或是刷取一定的流量与热度,这让原有的儿歌精神产生本质上的“病变”。
老歌虽受欢迎,让在诸多方面存在代沟的祖孙三代,唯独在哼唱儿童歌曲时可以无缝对接。但老歌歌词严重与社会脱节,既不能让孩子深刻体会到儿歌当中的精神内涵,还限制住了孩子的想象力。比如《卖报歌》《一分钱》,孩子不明所以,只是机械地哼唱。让儿歌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与“活力”。
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孩子们对于新时代儿歌的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然而,新时代儿歌数量始终有限。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各类网络神曲无孔不入,影响着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学猫叫》《海草舞》《燃烧我的卡路里》之类的歌曲为其中典型代表。其虽动感十足,但往往欠缺艺术水准,肤浅的文化艺术熏陶可能影响孩子的审美品位。
儿歌的曲调、内容、情感与大多数的成人音乐有很大差异。新时代儿歌的创作为何停滞不前,说到底还是与创作力量流失密切相关。儿童歌曲市场关注度不够,创作者的收入水平较低,只能迫于生活压力转移阵地。而创造儿歌的作者要时刻懂得孩子的动向,而在往往也是儿歌创作时的一大难点。
创造虽有难度,但不能让孩子的“歌声与微笑”慢慢的丢失,网络神曲的流行即对儿歌创作者制造了流量压力,但何尝不是一种挑战。唯有真正的了解孩子的内心,才能创作出唱响一个时代的儿童之歌,让其中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陈松)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