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的“素质教育”成为家长的负担

时间:2019-05-27 16:02:35 来源:川北在线
  每年,一到三四月,杭州一群小学生又要开始养蚕了。据媒体报道,对家长来说,找桑叶的经历也是一言难尽……有家长爆料称:在一家电商上看到一款预售产品——新鲜桑叶,20克售价9.9元,一斤桑叶卖250元……一到春天,一些学校便让小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养蚕的“科学作业” ,目的是引领孩子们在课外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持久的观察和实验,以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真爱生命的理念。而小学科学教材里有一个单元,重点讲解蚕的一生,要求学生了解蚕的生长发育过程,观察并记录蚕的生长发育情况。(中国青年报5.27)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提倡素质教育,鼓励孩子们体验生活,通过自己动手来增强体验感。以养蚕作业为例,在养蚕过程中,学生既能获得乐趣和成就感,又能通过自己观察掌握知识,对于学生和学校来说都是一举两得的事情。然而,我们应看到,类似的体验式作业很多时候小学生并不能独立完成,需要家长协助。就拿养蚕来说,桑叶和蚕宝宝都需要家长来寻找,在找不到的情况下只能求助 的淘宝,而一些商家早已看准商机准备大捞一把,一斤桑叶卖到200多,远远超出桑叶本身的价值。再者说来,很多女生并不喜欢蚕,甚至是惧怕,那么养蚕的任务自然由家长来承担,这样一来,反而成了家长的负担。
 
  素质教育固然好,但学校在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孩子能力的同时也应想到所留任务孩子是否有能力独立完成,要从实际出发。笔者想到侄女所在学校之前让描写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植物或动物,老师要求二年级的小学生写400字的作文,还要观察细致,语言优美。当天晚上给侄女买了一盆开的正盛的芍药牡丹,引导她从颜色、形状、气味等方式进行描写。侄女如实写完,没想到第二天就被退了回来,理由是语言不够优美。又改过几次,每次都不能过关。最后,还是在笔者的帮助下,加了很多修辞语言才得以通过。这种作业,完全超出了小学生的能力范围,归根结底就是给家长留的作业。
 
  别让孩子的“素质教育”成为家长的负担,根据孩子实际情况让孩子真正能够独立完成的作业才能起到实际作用。学校和老师在布置此类作业时,可以采取投票的方式,让孩子们自主选择哪项作业能够保证独立完成,然后签订“独立协议”,让孩子有做自己的“主人”的责任感。同时,可以分组进行,让兴趣相同的学生成为一组,自主分工,共同完成作业,这样一来既节约了资源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素质教育”唯有立足实际,才能真正起到提高孩子们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王丽晴)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