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男孩跳桥身亡:责骂比死亡更可怕

时间:2019-04-19 17:47:39 来源:川北在线
  今天,一段“上海17岁男孩跳桥身亡”的视频在微博和抖音疯传,内容令人唏嘘。短短5秒,一个生命就此陨落。据传,他因为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遭到母亲的批评,然后就从桥上跳了下去。母亲没拉住,捶地痛哭。
 
  很多评论都在说,温室里长大的孩子,太脆弱了。不仅不爱惜自己的性命,还会让母亲在自责中度过余生。也有人批评母亲,偏激教育,指出脾气火爆的家长,通常多家庭悲剧。在这样的事件面前,我们无意分析谁对谁错,更不愿意在这样的悲剧面前指责谁。而是单纯的想聊聊,关于家庭,关于教育。
 
  巧得很,就在去年的一个晚上,我在家里跟我妈闲聊,说过这个问题。起因是新闻上一个孩子,在学校闯了祸,回家被家长骂,然后半夜偷偷摸摸起来,跳楼自杀了,闹得整个学校沸沸扬扬。我妈的反应和上一代的很多家长如出一辙:“你说你们现在的小孩,心理承受能力怎么这么差?我们当年没吃没喝,被你外婆打大的,不照样活得好好的。到了你们现在好了,吃饱喝足,啥都不缺,结果一点小事就动不动寻死觅活的。”
 
  其实很多事情不是谁对谁错,而是两代人之间的互相不理解。子女无法理解,父母说出那么凶恶绝情的话,其实只是成年人世界的气话,过了就消散了。父母也不会相信,子女会因为两句气话就真的自杀,可能直到他们跳下去的前一秒,父母还对着他们大吼“你跳啊,有本事你跳啊!”
 
  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大部分或多或少都有过一些自杀的念头吧。所以才会在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这么心有戚戚焉。因为我们看到的不是一条陌生生命的逝去,而是看到了当年差点走到这一步的自己。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父母不能对孩子进行管教,毕竟孩子就像一颗小树,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地为其修剪枝叶,但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能否换一种更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呢?
 
  首先,我们应该接受并承认孩子的真实感受,为孩子的不适感创造时间和空间,提供大人的关心,以平复内心巨大的压力。但是要坚持对孩子的要求,不能因为孩子的情绪变化而改变对孩子的要求。总结一句话就是,“坚持原则,态度良好”。很多家长眼里的"坚持原则",在脑子里解析出来的行为是"揍孩子打孩子对孩子实施讥讽和辱骂"。这种行为非但无法使孩子明白什么时该做的,什么事不该做的,还可能激化矛盾,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同时,我们也应该给孩子足够的自主空间,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自然就会体会到自己对自己的掌控感,会培养孩子对未来掌控的信心,并能让孩子自主的去寻找快乐。这就需要家长把握好自己的控制欲和焦虑感。不要去想一些诸如“学习不好未来会没前途”,“和同学相处不好未来怎么和同事协作”等等。要把握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配合”与“自主”的边界,给孩子留下足够的空间获得控制感,培养孩子对“未来是可以被自己改变和控制的”自信心。
 
  生命是美好的,每段人生都不应该终止在最美好的年纪,希望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希望家长们,哪怕有一次,就站在孩子身旁,什么都别说,安安静静地听孩子说。请真的请你们让孩子感觉到:就算你一无是处,我还是依然爱你,相信你。刘欣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