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该有兄弟姐妹啦

时间:2018-12-16 23:34:36 来源:川北在线原创(guangyuanol.cn)
  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该有兄弟姐妹啦
 
  垃圾分类,一个我们从小学就听到的词语,可直到现在,我们身边的垃圾分类依然就只有两个选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以前读中学的时候,所接触的东西有限,扔垃圾时也觉得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但当我上了大学,看着学校里随处可见的两种分类的垃圾箱,看到经常有同学在校园媒体上求助:用过的废电池应该扔在哪里?学校有专门回收废旧电池的地方吗?听到有些同学吃完泡面不倒汤水,淋了倒垃圾的叔叔一身,或者打碎的玻璃直接扔在垃圾袋里,划破了宿管阿姨的手,我才发现垃圾详细分类的必要性,那一瞬间,我深深感觉到我们在垃圾分类上的落后.
 
  在我的认识中,垃圾分类做的最好的就是日本了.在众多影视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废旧报纸或者硬纸板都是整整齐齐地扎好放在垃圾箱旁;废旧电器会有专门的垃圾箱回收;就连塑料瓶,或是其他的饮料瓶,都要先清洗干净,然后瓶盖和瓶身分开放在不同的垃圾箱里;甚至是用过的喷雾器,都要先扎个洞,防止发生爆炸......而这些绝对不是只在影视作品里出现的桥段,现实生活中的日本民众们都是这样做的,因为我认识的一个去日本留学的朋友,他在平时生活中也是如此.
 
  除了日本这个把垃圾分类做到极致的国家,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的垃圾分类都做得十分出色.例如美国.美国会根据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季节,产生的垃圾不同来分类,在秋天,落叶和圣诞购物季产生的垃圾都有专门的回收方法.而在瑞典,政府通过重新设计垃圾容器来提高乱扔垃圾的难度.比如,把扔瓶罐的容器口设计成小孔状的,把扔硬纸盒和纸板箱的容器口设计成信封状的.这样一来,大大减少了乱扔垃圾的现象.德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思考如何减少垃圾,如何让进行回收,80年代中开始做垃圾分类回收,90年代初期便开始正式向全国推广垃圾分类......
 
  而中国,直到现在依然只有两个选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这是极其可悲的,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产生的垃圾肯定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再不进行详细的垃圾分类,结果只能是自愿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瑞典用了一代人的时间来普及垃圾分类,我们也可以这样,先影响学生,再由学生影响家长,这样一点一点地进行下去,不冒进、不急功近利,中国的垃圾分类一定会做的越来越好.
 
  垃圾分类,刻不容缓!(李金彦)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