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走失问题并非“杞人忧天”

时间:2016-10-14 10:17:35 来源:川北在线
  民政部下属的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联合专家,在北京、山东、江苏等8个省市,随机抽取17个救助站1661位走失老人数据以及21个地方报警的报道数据,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测算得出,全国走失老人一年约在50万上下,平均每天走失老人约为1370人。(新浪网)
 
  这个调查结果选择在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当天公布,公布者也旨在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每天走失老人1370人,意味着每天有这么多老人走出去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也许他们能被救助机构或者亲人找回来,当然也可能再也找不回来。如果这走失的老人中有自己熟悉的人、自己的家人、或者即将老去的自己…那么,“1370”便不止是一个令人心酸和堪忧的数据。

网络配图
  这并非“杞人忧天”,而是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老人走失现在总结起来不外乎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外出迷路。现阶段的老人,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文化程度低,不识字也是正常现象,他们一旦迷路,看不懂路标,根本不知自己置身何处。第二种是离家出走。迫于经济压力、情感压力,得病没钱看、孤独无人陪、压抑情绪的不到疏导…最终导致离家出走。第三种是失智走失。譬如痴呆老人没有被照看好,就很容易走失,这占了走失老人较大的比例。当然这更不可忽视各地的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古人所描述的“大同”社会强调了“老有所终”。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人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关乎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老人走出家门连家都回不来了,何谈“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人在外,或是因为失智回不到家里,或是因为迷路找不到路,或者因为心理压力不愿回家…任何一种可能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且难以接受的,且与和谐社会格格不入的。
 
  面对老人走失问题,宏观方面来说,需要我们完善养老体系、医疗救助体系、心理疏导体系。微观方面来说,那就要求全民参与。对年轻人而言,倡导“百善孝为先”,多陪伴父母减少孤独感;对老人而言,要强化外出常识,保持良好心态。当然,加强锻炼、预防各类疾病也是一个方面。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