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时报 :不让"非遗"成为非常遗憾

时间:2012-07-17 15:19:38 来源:四川在线

  浦东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赡。据悉,近年来,浦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显著,现共有“非遗”名录项目37项,代表性传承人55位,建成并使用的“非遗”专题展示陈列馆15个,较完善的培训基地16处。被列入“第三批 ''非遗''名录”的洋泾绒绣便是其一。

  已有百年历史的洋泾绒绣,是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用彩色羊绒线绣出各种画面和图案。作为刺绣的一种分支,洋泾绒绣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风格。中国的绒绣在上海,而上海 的绒绣厂家便在浦东洋泾。

  上海自开埠之初,就吸纳了众多欧美的艺术形式和手工技艺。上海非物质文化遗存中有不少是中西文化碰撞的结晶,洋泾绒绣乃是其一。百年来,洋泾绒绣几经改革,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探索,善于创新,逐步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业已形成了一套既有我国传统精湛的手工艺技法,又有欧美风格艺术特色的绣艺,成为我国海派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

  在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大变革和大发展之际,“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不少“非遗”项目则难免出现生存危机,洋泾绒绣也不例外。虽说洋泾绒绣素有“色彩丰富,立体感强,酷似油画”的评誉,但它的制作颇为繁复,光工序就需历经拣线、染线、排线、劈线、拼线等十几道,米色系的绒线深深浅浅几十种,制作周期少之两个月,多则年余。寂寞、辛苦,似是绒绣制作的的一种况味。于是乎,曾几何时,看到报载:“目前上海绒绣业中 集工艺大师、生产技术、生产场所于一体的上海黎辉绒绣艺术有限公司,巅峰时曾有工艺师23名,如今仅存12名,平均年龄59岁。”很多年轻人对如此繁复的绣艺不感兴趣,甚至一些工艺师也坦言:“不会让孩子来继承自己的手艺,实在太苦了!”工艺师们苍老的双手期待着青春的承接呵!

  拯救绒绣,时不我待!我要以虔诚的心情向浦东洋泾街道行一个注目礼——

  在绒绣处于生存危机的时刻,洋泾街道除修缮百年老宅——李氏民宅陈列历年绒绣珍品,还专门辟出一幢小洋房,用于保护和传承绒绣这门技艺。日前,洋泾绒绣“传习所”在这里揭幕。这一绒绣保护传承基地共有274平方米,一楼为展示厅,周一至周五免费对外开放;二楼为大师工作室以及绒绣生产车间,供参观者了解绒绣的制作过程。目前,绒绣技艺教材已编制完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可观的图片,吸引着不少爱好者。洋泾街道先在社区内招揽一些学员,培养他们的兴趣,再从中挖掘有天赋的年轻人高薪延聘。洋泾街道每年将设立专项保护经费用于绒绣各类展示、推广、培训活动。——洋泾街道如此花精力、财力保护传承绒绣技艺,足见其胆识,其远见,其担当,值得颂扬!

  “非遗”是一座城市自己的文脉,它不仅是个性化城市的重要标志,更是城市人共同的“精神之魂”。我们唯有像洋泾街道对待绒绣技艺那般的自觉体悟和勤勉履职,才不会步入“''非遗''成了非常遗憾”的窘境。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