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央视"马赛克"需辩证看

时间:2012-07-17 08:19:31 来源:四川在线

  近两天,央视新闻频道一则名为《北京国博百年馆庆:文艺复兴名家名作亮相》的报道引发一场“马赛克”风波。新闻报道播出时,现场展出的米开朗基罗 雕像大卫阿波罗 部位被打上马赛克,在之后的复播中去掉了马赛克。

  本来,像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具有法人独立地位的媒体,采取何种方式播发新闻,在遵守相关的纪律和法规的前提下,是有自主权的。比如,这个给大卫的殖器部位打上“马赛克”。这一定有央视采编人员自己的见解和理由。但是,令人惊叹的是,就是这几张“马赛克”,便引起了一些人在媒体上的激励“批评”。我之所以说是“一些人”,而不是“众人”,因为事实上这事所以能“影响扩大”,完全了利用了媒体的传播功能。

  我们已经进入了民主开放度日渐提高的年代。因此,各种意见的表达相对自由。这自然是个好现象,如央视“马赛克”这等事,遭受几乎一边倒的“骂声”,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这种进步。但是,就这个事的“内容”——为大卫的 部位打上“马赛克”,央视这样做错了吗?

  其实这已经不需要争论的了。央视“马赛克”,至少表达了对传播可能产生“负作用”的一种忌讳,而这种被一些批评人认为是杞人忧天的举动,也许正是出自于“中国现在实际”的考量,作为“中央电视台”,其面对的是全国的公众,这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头的国家,这又是一个文化发展反差特大的国度,东西部地区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东部沿海开放地区与其他地区,各个阶层,各个生活群里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差异是非常巨大的。比如,外国的妇女为了表达“女性解放”的要求,她们可以集体脱光裸体上街游行,这也是一种自由和民主,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人类的进步文明。而对于这样的新闻报道,央视能否实况转播?这当然不是“下流”与“不下流”之争。同样,对于大卫的 之公开,对“有文化”的人来说,这是艺术,但对于还未达到一定有“文明程度”的人来说,又是什么呢?

  曾经有对女性裸体艺术作品展的看法之争。有“高贵者”认为,不要总认为观众会“关注”那些展品中的女性部位。说这话的人当然很有艺术品味;但有另外的评论却问,当一张全裸的女性画出现在公众眼前时,人的本能“第一时间”目光会在哪?也许央视的“马赛克”始作者考虑到了这个“视线”。你可以说,不在意大卫 ,但这个“不在意”在“声明”不正已经“在意”了;何况事实上还有那些嘴上并不说“不在意”人。

  笔者注意到,在一些批评央视“马赛克”的文章中,多有引用鲁迅在批评国人劣根性时曾说的话,“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 ,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以此推断出“央视充当了卫道士的角色”“把天下人都想象得很龌龊,把艺术往苟且的那方面遐想”。这样的“推断”,不就是“以此矛攻彼盾”吗?请问,把央视“马赛克” 化的批评者,又看到了什么?

  现在东西方文化交流越发频繁,东西方文化正逐步融合。对于不同文化的艺术品,我们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央视给大卫雕像打上马赛克看是笑话,却显示了主流媒体缺乏开放的心态,甚至分不清究竟何为艺术,何为低俗。如此之丑,怎么不让人为我们未来文化艺术的繁荣担心?

  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当一种潮流涌来的时候,很多人都跟着走。这无疑是我们国民性的一种毛病和习惯。央视“马赛克”原本是小事一桩,打上“马赛克”与不打上“马赛克”,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出暴风骤雨——在舆论上就会出现 化的“声音”,这实在是一种不理智,不清醒,不文明的体现;相反,倘若对央视“马赛克”能够辩证看,或者不以为然,不为大惊小怪,那才算是有“与国际接轨”的“艺术修养”,才是一种民族成熟。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