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安排巧妙光大银行圆梦H股
李缘 余天柔
IPO项目名由最初的Peak(山顶)改成金牛、金龙,到今年的金蛇,2011年以来尝试三次叩门港股的光大银行[微博],终于可以在今年的圣诞节前一偿夙愿。
12月10日开始招股,13日定价,20日挂牌,光大银行此次H股IPO最多集资33.9亿美元,超越信达资产(1359.HK)成为今年港股的“集资王”。公开招股前,光大银行手上已有19个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金额为17.44亿美元。
除了投资者和市场气氛给力,光大银行的招股时间安排也颇为巧妙。11月底时专门处理坏账的信达资产在香港掀起热潮,超额认购,冻结了近200亿美元。信达上市前夕这笔钱将会解禁,即12月11日将有上千亿资金重新投入股市,而这正好赶上光大银行开始招股。
大手笔认购
“招股成绩让光大管理层和承销团队都很满意。”一位已参与光大银行上市两年的投行人士称。光大银行在内地和香港两地的上市历程,可谓是资本市场对银行股投资态度变化的缩影。2010年光大银行A股顺利挂牌,认购反应可谓火爆,但2011年冲刺香港市场时,却受欧债危机牵连,被迫暂停。2012年再提H股上市,项目名字改成“金龙”,恰逢不对称减息和利率市场化启动担忧,投资者对银行股采用减持策略,光大银行又一次偃旗息鼓。
光大集团和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未亲临香港,只是用视频为招股鼓劲。唐双宁说,光大的发源地在香港,现在以H股上市的形式回到了家,未来希望能再创佳绩,报答长期支持的投资者。
值得留意的是,光大银行此次IPO创下了金融海啸后港股的一项记录:基石投资者最大单一认购额,来自中国海运集团的8亿美元。11月时万科入股徽商银行(3.53, 0.01, 0.28%,实时行情)(3698.HK)成为最大基石投资者和最大单一股东,轰动一时,当时的金额为4亿美元。
除此外,光大的基石投资者阵营也可谓面面俱到,涵盖国际金融机构(如美国Prudential和加拿大Sun Life金融集团)、香港本地富豪(如香港第五大富豪,有“股坛狙击手”之称的刘銮雄)、内地国企(上海电气(2.88, 0.06, 2.13%, 实时行情)、天津泰达)和中港金融机构(如新鸿基投资、中融信托)等。
创新发行安排
此次新股发行共50.8亿股,相当于扩大股本后总股本的11.2%。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承销团队为光大银行设计了一套灵活调整招股规模的方案,既保证了顺利上市,又可在市况良好时为光大银行提供更多资金,可谓两全其美的方案。
方案具体内容是,除了一般IPO都会运用的额外发行“绿鞋”机制(green shoe option),光大银行还有一项发行规模调整的权利(offer size adjustment),可在“绿鞋”的基础上额外再发行15%的股份。换言之,光大银行最终可发行最多66亿股,比之前的50.8亿股再多发30%。
这样的安排在香港IPO市场并不常见,近年来只在友邦保险(AIA)上市时使用过。
如此安排出来的效果也让所有人“欣慰”。招股第二天,国际配售(针对机构投资者)的申购单便录得40亿美元。
在12月9日举行的招股记者会上,有媒体问到光大银行的定价是否过于进取,会否担心对投资者吸引力不足。负责上市的光大银行常务副行长林立表示,上市定价应综合考虑三个方面,分别为企业内涵价值、同行业情况和发行时的资本环境。林立强调光大过去三年净利润增长幅度为35%,定价不应只参考A股的交易价,“因为A股的银行股普遍偏低。”
12月13日晚间,光大银行发布H股发行价格公告,显示此次H股的最终价格为每股3.98港元。这较A股有较大的溢价。以此发行价计算,光大银行本次初始发行规模将达约26.1亿美元;若发售调整权及超额配股权均获悉数行使,最终发行规模可达33.9亿美元。
之前光大银行两次IPO均折戟,市场和监管博弈的关键点就在于定价问题。投资者希望光大银行能让出升值空间,将定价设在1倍市净率以下,但这不符合监管层的要求,光大银行妥协的结果便是等待一个合适的资本窗口。随着港股自今年三季度开始持续上涨,到年末信达资产掀起“打新股”热潮,光大银行的IPO也趁势出炉。
“现在光大银行招股下限对应2013年第一季度末的市净率仍是在1倍以上,如果是对2013年底的市净率就很难说了。所以要赶在年底前招股。”一位光大银行承销团队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光大银行是最后一家H股上市的大型银行,算是比较稀缺的打新股标的。”
截至第三季度末,光大资本充足率为9.6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则为7.89%,基本和上半年持平,不过,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国内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18%,一级资本充足率则为9.87%。据林立测算,此次H股上市后资本充足率可提升约一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