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生物10万易名费撬动4亿财富 被疑设局炒作(2)
这样的解释显然无法平复投资者的愤怒,“我查询了星河生物的所有公告,除了在招股书中提到(广东虫草子实体)外,其他公告中从未提及这个项目的具体进展,作为公司经营的重点方向,为何不定期披露项目进展,”广州一位投资者认为,这中间相隔8天时间,隐瞒重大利好的嫌疑“肯定是洗不清”。
易名拉抬股价?
更名,已是星河生物上市以来第二次了。
2012年6月,星河生物更名为“菇木真”,理由为“随着食用菌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公司原名星河生物未能反映公司所属行业,为了公司的发展壮大,便于公司产品的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决定易名为‘菇木真’”。
而关于此次更名,星河生物给出的理由则是,目前食用菌市场竞争日渐趋于白热化,公司制定了未来三至五年的纵深发展战略,将公司从一家鲜品菇类种植企业转变为一家集鲜品种植、菇类产品深加工等全产业链食品生产企业,而“菇木真”已经无法满足公司未来战略和品牌的实施与构建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前后两次更名,仅仅相隔半年。也就是说,星河生物用了半年时间,实现了“产品营销和品牌推广”,并使公司发展壮大成为一家集鲜品种植、菇类产品深加工等全产业链食品生产企业。
“上市公司需要一个新的概念,特别是在业绩下滑,股价下跌之后,又临近三年限售期满的情况下。”广州一位食品行业研究员认为,星河生物的更名,是为了转移投资者视线,包装新概念以拉抬股价。
据2012年12月22日星河生物公告的2012年业绩预告,全年预计净利润同比下降80%~93%,盈利约为400万~1200万元。而2011年全年则是5884.96万元。
“2012 年因受工厂化食用菌产品供应量增加与市场需求没有同步增长的影响,导致行业内工厂化产品市场销售价格同比大幅度下滑,且上半年的价格在低位运行时间长,导致公司业绩同比大幅下降。”星河生物的公告中如是解释。同时,还将业绩下滑归罪于原材料价格上升和渠道费用增加。
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达到了788家,同比增长21%,而2006年企业数仅为46家;2012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日产量达到了5080吨,比2011年的3188吨增长了将近60%,特别是金针菇产量,2012年日产量2719吨,较2011年的1348吨增长了一倍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我们上市的时候食用菌行业行情很好,但这种好日子仅仅过了1年,2011年全国大范围出现食用菌生产企业,产能在2012年爆发,食用菌价格一降再降。”星河生物董秘办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不过,坊间对星河生物的更名有另一种版本,“‘菇木真’粤语发音中和估不准类似,而星河生物的‘星’则与‘升’类似,老板认为后者是个好兆头。”广东一位资本圈人士认为这才是星河生物更名的初衷。
资本一日游
拥有广东虫草子实体自主知识产权的星河生物,在获得卫生部正式认可为新资源食品后,也拥有了更多的故事,这恰恰符合资本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