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汇丰制造业PMI终值51.5 创19个月新高(2)
汇丰12月中国制造业PMI创19个月来最大增速,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这是股市的重大利好。他认为A股可能将迎来历史上最长的牛市。
李大霄指出,汇丰PMI连续三个月处于50荣枯线上方,经济继续回暖明显,是股市走好的强有力的支持因素。
沪指自1949点反弹以来,12月份涨逾13%,站上年线,李大霄此前发微博称,A股历史上基础最扎实的牛市自1949点启程,五大因素支撑A股可能迎来历史上最长的牛市:
1、经过了历史上最长的5年调整;
2、首次在流通比例超80%起步,历次杀牛的全流通威胁基本化解;
3、首次在有制约的双向交易的机制下起步;
4、蓝筹股估值PE10以下历史 息率超3%历史 ;
5、国民经济主体已基本上市,市值超GDP50%历史 ,股市反映经济成长较以前扎实。
继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止跌回升之后,12月份由于蔬菜价格受恶劣天气影响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加上猪肉价格连续回升,与此同时,年底消费旺季的临近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物价水平,目前机构普遍预计12月份CPI增速将进一步回升至2.4%左右,预计今年全年CPI涨2.7%,比上年的5.4%明显回落。
根据商务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三部委的监测数据显示,进入12月份以来,由于北方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雪天气,而南方气温普遍偏低,对蔬菜生长和运输造成影响,使得蔬菜价格自11月以来持续8周上涨。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还显示,在12月中旬,猪肉价格(后腿肉)也上涨1.3%,出现多个周期连续上涨。
据此,交通银行(601328)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分析指出,12月份CPI可能延续上月的回升势头,同比涨幅在2.4%左右。目前来看,今年全年CPI同比上涨2.7%左右,比上年的5.4%明显回落。
其他不少机构的预测大体相同。申银万国证券研究分析指出,12月份食品价格将同比上涨3.6%,较上月提升0.6个百分点,预计12月份CPI同比上涨2.3%。招商证券(600999)报告预测,12月份通胀水平为2.2%。国信证券指出,12月份食品价格将同比上涨4.1%,预计12月份CPI同比预测中值为2.42%。而第一创业证券则预测,12月份CPI同比涨幅将达到2.5%。
对于CPI连续两个月回升的原因,在唐建伟看来主要有三点:一是国内经济企稳回升,需求对物价的上拉作用增强;二是2013年猪肉价格将重回上升通道,CPI的“猪周期”可能再现;三是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持续无限量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的泛滥,未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风险仍然存在,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可能重新抬头。
但专家普遍认为,虽然CPI进入上升通道,但仍属温和上涨。唐建伟认为,从CPI的短期走势来看,由于2012年春节在1月份使得CPI基数较高,2013年1月份CPI将可能出现暂时性回调,初步预计,2013年一季度CPI同比较2012年四季度略高,约为2.4%。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预计,由于2013年春节错位,明年1月份CPI将重新回到“1”时代,而2月份CPI或有所上升,并且达到相对较高水平。
面对低迷的外需市场,2012年中国 增速要实现10%的目标,已经不太可能。
“今年全年大致为6%。目前全年 增速并没有写进报告,因为从1月1日到12月15日,进出口增速为5.7%,但是到了12月20日,增速就为6.4%。”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脱稿作了上述表示。
商务部多位副部长、各省市区商务主管部门、开发区及驻外的数百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陈德铭在会上说,2012年商务部落实和完善稳定 增长的各项政策,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在3.8万亿美元以上,增速在6%左右,出口占全球份额升至11%左右。
陈德铭说,目前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从2007年的39.6%提高至2012年的55%左右,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万亿元,增长14%左右。同时,预计2012年进出口3.8万亿美元以上,出口占全球份额升至11%左右。此外,全年实际使用外资有望达到1100亿美元,全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
陈德铭说,2013年商务部将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进对 易稳定发展。
2013年外需市场仍存变数
不论从哪方面看, 明年外需市场的不确定性,并不会比让中国企业倍感煎熬的2012年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就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如果今年三季度经济谷底得到确认,那么明年经济会比今年略好。但明年从外部来看比今年复杂,明年欧债危机还会延续,美国财政悬崖肯定会有所作为,但不管如何作为,其力度都不足以抵消6000亿美元带来的影响。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也对本报记者表示,明年的 形势不太乐观,主要有三方面的不确定性:首先,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的债务危机解决前景不明朗;其次,美国经济数据恢复能否持续未知;最后,明年的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比今年更为严重。不仅是美国、欧盟,我国和新兴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会加剧。
在这种情况下,明年 增速目标如何制定成为各方争论的问题。此前有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明年 增速若按照今年目标,有较大完成难度。有相关人士甚至对本报记者表示,2013年 增长目标即使是“保八”都有难度。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也认为,2013年进出口增速会略高于今年,甚至有望超过明年GDP增速,但外部情况难言有明显好转,因此, 仍难改变低位增长的态势。
魏建国认为,即便如此,明年 目标依然不会调整,还会维持在10%。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今年中国出台了一系列促 的鼓励政策,这些政策到明年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二是我们对新兴市场开拓有所进展,市场多元化取得了成功,中国对非洲、东盟、金砖国家的出口发展趋势良好,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带动出口增加。
“扩内需”仍需更多手段
扩内需,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长期路径,也是在全球经济低迷状况下中国有别于他国的重要增长潜力。
陈德铭指出,2013年商务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稳中求进,开拓创新,增强商务发展内生动力,实现商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陈德铭说,2013年,在完善消费促进体系,积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方面,需要引导热点消费,倡导绿色循环消费,提升便利消费,保障安全消费。
从相关人士的表态看,服务性消费、网络购物、物流、有机农业等,或成为下一步消费新增长点。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司长向欣曾在本报撰文认为,按照消费结构变化规律,中国的服务消费将会是今后增长最快的领域。特别是家庭服务、旅游文化、体育保健等服务需求将越来越旺。同时,城镇化过程也将创造出对流通服务业的需求。
业内普遍认为,流通体制改革是扩大内需最重要的突破口。然而,受困于目前经济下行压力,更快地通过投资和出口来提振经济,相较于扩大内需,似乎更为急迫。
本报2012年9月连续数篇报道曾阐释这一两难,对于政策制定和操作者而言,“扩内需”政策是一个艰难的、需要极大智慧(601519)的考验。数位接近政策制定人士曾对本报记者表示,相当多的内贸政策落实尚存难度。
所谓实际问题,正是对“保增长”路径的分歧。有意见认为,要改变目前经济下行的状况,以投资和改善出口为主要抓手,见效会更快,而不是促进消费。换言之,以财政补贴,或者免税、退税、贴息之类的手段来促进消费的政策,都受到很多现实因素制约。
商务部部长助理房爱卿在去年国新办举行的流通产业发展和保障市场供应情况新闻会上的表述,就颇有意味。他指出,扩大消费,国务院非常重视,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但眼前有一些因素,使消费产生了一些趋缓的状况,包括国际需求萎缩、一些工业增速放缓等因素,都影响了消费的增长。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日前表示,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预计为8%。不过,这样的增速仍有水分,必须要挤掉,明年经济增速达到7%就足够。
“实体经济的GDP水分在什么地方?实体经济就是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够过多的去依靠投资。”成思危说。
成思危指出,必须要挤掉GDP增长中的水分。在他看来,正是因为过往过多依靠投资,造成产能过剩、库存挤压、投资效益降低,环境问题增多等等一系列问题。
根据“十二五”规划制定的GDP增速目标为7%,2011年GDP增速9.3%,2012年预计增长7.5%的水平计算,成思危认为,明年经济增速达到7%就足够。“但是我们这个7一定是没有水分的7,踏踏实实的7。”
但他也表示,踏踏实实的增长不会一蹴而就,估计明年可能GDP增速在8%左右,这里面还有一定的水分。
成思危预测,2020年至2050年期间,中国的实体经济占GDP的比重将下降至65%左右。他指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改革的推进,中国实体经济的占比还将继续下降。但是要注意保持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合理的比例,促使两者协调发展。
比较近三十年来中美实体经济占整个GDP的比重,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美国已经由81%下降到42%,所以美国于去年6月份推动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提振实体经济发展。而中国实体经济的占比也从原来的87%下降到70.5%。
成思危认为,中国实体经济占比的下降是正常的。因为我国金融在发展,银行业的规模跟世界差不多,证券业规模比世界少一点,保险业规模比世界要少的多,所以证券业和保险业还要发展,另外我国还需要发展民营的金融机构等等。
成思危认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要合理促进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现在的情况是金融的利润太大,虚拟经济利润太大挤压实体经济。我们做了调查,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 到30%,实体经济企业怎么活,所以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