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毕盟留学:Story 美国化学生物学专业申请总结
时间:2017-06-07 11:03:45 来源:搜狐
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专业
GPA:3.63(14/144)
TOEFL:102(30+27+20+25)
GRE:153+170+3.5
录取结果:UC San Francisco CCB;Princeton Chem;Caltech Chem;UChicago Chem;Columbia Chem;Scripps Chembio
前言
眨眼间,时间已经迫近了四月十五日deadline,望着邮件中静静躺着的录取通知,登录各个学校的申请网站点下一个个decline,最终accept掉心心念念近半年的dream school。我又回想起刚刚过去的申请季,那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三个月时间。
决定出国
从各级化学竞赛一路保送而来,我上大学伊始就笃定了要出国的念头,那时候对科研还只停留在非常粗浅的认识阶段,只是知道要追寻前辈们的脚步,在研究生阶段走出国门看一看。于是,大一下就早早加入了实验室,懵懵懂懂地从每一根色谱柱和每一张凝胶电泳开始,走进了化学生物学的大门。
由于导师是国内领域翘楚,自进组之初就抱定了做出点成绩不出去暑研的念头。时间过得飞快,眨眼就到了大二,身边的人为了申请暑期科研考托的考托,考G的考G,一直英语就是短板的我一直安慰自己,时间还早,还是专注科研为好,没承想这一拖就拖到了迫在眉睫的大三暑假。在这几个月里我不断地为往日的拖延症填坑,在十月的每一个周末我都要奔赴各个考点,从上地到北语,从北京到呼和浩特,我在无数考点里留下了自己匆忙的身影。
好在最后时刻来临之前,交上了一份勉强达标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单。现在回想过去几个月为英语成绩挣扎的过往和最终的申请结果,对于某些没有特定口语要求的高校来说,理工科Ph.D申请过程中标准化考试似乎没有那么重要,只要达标及格就好,但是这次的匆匆忙忙也为自己以后的事情敲响了警钟,让我在整个申请季尽可能的事事走在前面。
关于选校
最重要的也许就是选校了,这决定了未来五年的归属,和以后人生的走向,选择一个正确的学校和导师是我们首先应该做好的事情,在我看来,诸如Harvard、Caltech、Princeton等国人熟知的知名高校固然让人难以拒绝,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导师才是你未来五年的引导者,在学校声誉和提供的潜在资源相仿的情况下尽量不要被排名和周围人的议论左右自己的看法。
于是在申请初期,我就大量阅读了 5高校化学生物学方向导师的个人主页,对于很感兴趣的导师或主页阐释不清的更是会读上几篇文献,最终整理了一份非常详细的导师学校对应表格,并根据个人兴趣和硬件水平参照往年申请情况做出了申请策略,以20名出头的学校学校保底,以5-10名高校作为主申,尽量冲击UCSF和其他Top5。最终在每个层次都拿到了令自己满意的offer,并选择UCSF为自己的最终归宿。
硬件部分
接下来就是个人硬件部分,首先是科研、推荐信和GPA,这三座大山在每个项目每个不同申请者的面前都是不可避免必须跨越的高峰,而这三个也最是不可突击的部分。
很难相信一个理工科申请者是如何在最后三个月获得科研上零的突破,拿到牛推或GPA有着质的飞跃,这些都要靠从大一开始的慢慢积累。对于科研和GPA来讲,有人说他们是互斥的,冲突的,花在科研上的时间往往会对GPA造成一些损失,其实不然。本科生科研更多的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从高中的学习走来,或许经历过粗浅的竞赛培训,或许没有,面对过去百年来累积的人类智慧精华,都不可能从一开始就找到门路,更别说做出自己的东西。我们需要做得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汲取知识,尽可能快的从百余年前的经典理论过渡到当今的前沿进展,这里既包括课业知识中老师的耳提面命,也包括在课题组中师兄师姐乃至老板的科普和教诲。往往在上课的知识中就能找到前沿进展的基础和影子,而自己在基础课上学到的知识,也促进了对课题的深入理解,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
而对推荐信来说,如果你能够踏踏实实地做出自己的东西,不断地进步学习,提出自己的想法,每一个老板都会愿意为你写出一份真切的推荐信,而他也会为你的申请尽可能地铺平道路。在我的前三年中,就是抓住了时机,早早进组,努力科研,做出了一些的成果,同时跟上课业的学习,拿到了还不错的总GPA和老板强有力的推荐信。
关于套磁
其次是套磁,在committee主导的Ph.D录取过程中,这一项为大家熟知的技能好像失去了往日逆天改命的能力,其实可能并不是这样。
committee也是部分由当年缺学生的教授组成,往往新AP会占到一定的比例,如果能在申请前期和教授建立稳定深入的个人联系,无疑对申请是一个大大的加分项。在我申请UC San Francisco的过程中,这一方面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UCSF作为世界顶尖的医学院,在科研领域中享誉全球,就我申请的Chemistry&Chemical Biology(CCB)项目来说,极少招收国际本科生,据我所知五年内没招收到中国大陆的学生,在申请初期,我就抱着一颗碰运气的心态。幸运的是,我在UCSF看中的导师受我本科导师的邀请前来北京讲座,导师特意安排我和他共进晚餐,同时我又申请了接机,在短短一段时间内,除去听讲座外建立了大量的个人联系,在此期间,我不断地和他沟通自己的个人情况,提出对对方学校和导师的向往之情,在回国之后成功建立的个人的邮件联系,在最终面试时还成功得到他的面试机会,总的来说能被这所dream校录取,陶瓷至少占到了一半的功劳。而套磁又讲究match,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专业对口,这里的专业更倾向于二级学科上的一致性。
当然导师不会要求你和他做得完全一样,但是一个化学生物学的学生要是想申请理论化学,纯有机化学,无疑是难上加难。以我的另一端套磁经历为例,同样是老板找的关系,一个Stanford的新AP来北大招生,但碍于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上的巨大差异,他对我婉言谢绝,并鼓励我申请他们学校的其他二级方向。从这点上来看,套磁对象的选择上要有的放矢,最好将精力放在最有可能出结果的教授身上。
关于文书
最后是文书,作为申请中不可缺少而又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在申请季中可以极力加以修饰的部分,同时也是一个拉高自己水平的绝佳方向。世毕盟在这一方面对我进行了极大地帮助,Mentor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修改我的CV,让它更加专业简练,重点突出,在我见心仪导师之前有了一份清楚体现自己能力的个人简历。其次,在PS的书写过程中,Mentor也帮我理清了思路,从过来人和该领域在读研究生的角度高屋建瓴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改进方式,让PS的逻辑更上一层楼。在申请结束时再看改过无数遍的PS和CV,盯着电脑苦思冥想的瞬间历历在目。
最后
写到最后,除了回忆在申请之中的焦头烂额和弥漫在宿舍食堂实验室各个角落的紧张气氛,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带给我了什么。它带给我了教训,告诉我不要拖延要自己做好准备。它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的领域,在文献阅读和导师选择的阶段,我对整个领域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它带给我了能力的进步,不管是文书的书写还是面试中与导师的交流,在世毕盟Mentor的指导下,我都在逐渐进步,做到了自己的 水平。它也带给我了朋友家人之间不断增进的感情,女朋友Yan,父母,Mentor,Coordinator Amy,飞友Xiaofeng,Xiang,Chenyu,Chen,还有数不清的师兄师姐,乃至教授小秘,都给我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可以说,没有他们的鼓励和帮助,我的申请季会更加难熬。尘埃落定,我也即将踏上前往美国的飞机,也祝福世毕盟的各位申请者在2017Fall的申请中披荆斩棘,拿Offer到手软!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