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的转折年代——2012年中国电影现象纵览(2)

时间:2013-02-13 17:41:52 来源:川北在线编辑部

  此外,对底层族群的关注及民族化的叙事结构,使该影片传递出一些较为丰富的内涵,但影片突显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女人的戏,使其情欲和符号化荷载的指向过于明显。《白鹿原》中出现10次戏台、5次牌坊,它们既构成强有力的象征符号,共同建构了影片的文化想象,又显得过分突出,可能导致对历史和文化的扭曲、简化乃至遗漏。总体而言,影片《白鹿原》具有某些史诗性的色彩,在描述、记录历史的同时,注重表现、刻画人的精神,较之当下许多影片,更为认真、扎实,其画面的象征意味刻画得较为细致、简洁生动,努力将历史、生活、社会中的断片转化为叙述史。

  历史的言说及其价值

  冯小刚的创作在进入21世纪后表现出积极创新的姿态,作为全球化时代的导演,他的创作面向本土市场进行大众化转向与探索,显得与众不同。诚然,他需要按照市场和商业化模式进行拍摄,但他还是努力做出新的试验,甚至以丢掉一些票房为代价。通过让观众直面镜头的方式,强调重返历史现场的文化和叙述态度,表现出其独有的经验世界。

  经过多年的酝酿,冯小刚在2012年推出了《一九四二》,在当下商业化的电影环境中,坚持个体历史观照和心灵书写,显得弥足可贵。它写大饥荒年代人的故事,表现厚重、想象丰富,描绘了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现实,表达了影像和时事政治的复杂关系,虽将象征符号较为生硬地嵌入影片,但它展现多方面的脉络,通过沧桑世事、历史记忆叙写近代中国,并表述创作者视角中的人、历史和文化。饿死人的惨状、沉重的兵役赋税与官员的贪腐、日本侵略者的野蛮等多方面内容相关联,使特定时空内沉重的历史一页与作为公共领域的文化之思发生颇有深意的关联。影片将底层社会的生存、身份的民族性、文化主义等内涵交杂,并调动观众的互动性语境,取得了在商业之外的成功。

  陆川的《王的盛宴》影像风格独特,但主创希望把此片拍成超级史诗的主观意图,使其意义和类型之间难以实现无痕对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完整性及市场化的作用力。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