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青年沈从文考大学落榜 成林徽因沙龙座上宾(2)
时近中午,郁达夫便请沈从文到外面去吃饭。在附近一家小饭馆,两人吃了一餐饭,共花去一元七角多。郁达夫掏出一张五元的票子,付完账后,将剩余的三元多全给了沈从文。一回到住处,沈从文禁不住趴在桌上哭了起来。当天晚上,郁达夫写下了一篇 的文章,给沈从文,也给所有北漂着的文学青年,这篇文章叫《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一餐饭、一条淡灰色羊毛围巾、一句“好好写下去”,给了一个在寒冬弥留的游魂一把烧得正旺的柴火,才使得他苏醒过来。沈从文开始以休芸芸为笔名,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散文《遥夜》。
北大教授林宰平被这个年轻人坚定的信念打动,介绍他到香山慈幼院图书馆担任办事员,月薪20元。沈从文来到香山,他最留恋“听法松”旁的山石,在这里,他和好友董景天、陈翔鹤谈文学、谈人生、谈神仙鬼怪,偶来雅兴,还会从屋里抱出一面琵琶,用刚学的蹩脚手法,弹奏一曲。也是在这里,他结识了胡也频、丁玲,他送他们慈幼院的大白馒头吃,日子虽然苦,却很快乐。
1924年12月,沈从文发表了他的处女作《一封未曾付邮的信》。1925年至1927年,他的作品被徐志摩赏识,频繁见诸《晨报》副刊和《现代评论》,1926年他的小说开始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福生》《更夫阿韩》《堂兄》《黎明》《哨兵》《十四夜间》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但最终,因为发表了两篇讽刺慈幼院的小说《第二个狒狒》和《棉鞋》,得罪了慈幼院教务长,沈从文还是被迫离开了香山,很多年后,他都不愿再踏进香山一步。
1927年,沈从文决定离开北京,前往上海求发展;1928年,当营救胡也频失败后,沈从文也失去了武汉大学的工作。他一边陪着丁玲,一边为未来的渺茫生活担忧。在徐志摩的推荐下,正在上海中国公学担任校长的胡适便请只有小学学历的沈从文来担任讲师,主讲大学一年级“新文学研究”和“小说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