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江门文艺》停刊说明了什么
近期,月发行量曾达到30万册的老牌打工文学杂志《江门文艺》(打工·生活)宣告停刊,江门文艺杂志社社长尹继红在最后一期卷首语中深情地写道:“从2013年1月刊开始,在期刊市场上将再也见不到我们曾经熟悉的《江门文艺》(打工·生活)杂志的新一期出现了。”惊愕之余,甚是遗憾!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佛山文艺》《打工族》《江门文艺》等一批打工文学杂志在上世纪90年代的辉煌,可以说与当年的阅读环境息息相关,那个时候文学对于打工者来说,是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随着现代娱乐多元化、网络的发达等诸多因素,直接将《江门文艺》这些打工文学杂志挤压到了生存的边缘。
我们也知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新型便捷的阅读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使阅读行为不再受时间、空间和环境的限制,阅读变得更加容易进行。这些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发展,对纸质媒体的阅读同样产生了巨大冲击。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2年7月发布的《广东省居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广东省18至70周岁居民图书阅读率为52.7%,报纸阅读率为68.7%,期刊阅读率为60.5%,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0.5%,高于传统纸质书报刊的阅读率。”也就是说,传统纸质已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数字阅读越来越受到读者的追捧。
另一方面,打工人群中真正喜欢阅读文学期刊的人其实并不多。《广东省居民阅读调查报告》中说,通过对农民或农民工人群对23大类图书的偏好度进行调查,发现文学仅占到其中的4.1%。而有订阅、购买文学报刊习惯的打工者更是寥寥无几。正是这样一种产出大于消费的矛盾,又没有财政拨款的资助,一份地级文学杂志要想生存下去一般来说只有三条路可走:一是找到新的投资方;二是改变刊物定位迎合市场需要;三是加入报业集团或者出版集团。即便如此,很多刊物依然举步维艰。
再从打工文学本身来看,打工文学自上世纪80年代发端至今已获得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作品,也建立了一支生机勃勃的打工作家队伍。与之对应的打工文学阵地(包括网络在内)也在全国迅速扩展。一些写得好的打工文学作品,不断登上《人民文学》《收获》《十月》等文学期刊。对于有更高文学追求的打工文学写作者而言,显然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像《江门文艺》这样“专门”的打工文学阵地。在他们看来,撤退是为了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锋!这也是打工文学杂志受到“冷落”的另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