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势利眼
三十多年前,陌生人初次聊天,头几句无非是名字,家乡,职业。碰到来自北京或上海的人,若再是工厂里的工程师,总会让对方莫名兴奋半天。三十年间,像西方国家一样,中国的等级层次也在一个接一个地崩溃,新的等级层次不断出现,如同虚无缥缈的险峰让人目不暇接。今天的社交场上,毕业于欧美商学院、来自于投资银行、认识名人明星等等标签,和手里的金卡、名片上的各种O一样,成为新的身份光环。
艾本斯坦在《势利》里说得明白:“19世纪巴黎男爵办公室外的走道里,一个男人看到仆人拿着男爵的夜壶从自己面前经过,他立刻脱帽致敬。这就是名望的力量!在势力眼的算计里,身份等同尊卑。”可以说,身份和名望是一种不切实际的东西,但对社会位置的确立却很重要,人越渴望它们,越会成为它们的奴隶,被它们迷惑。
借他人之名开路是势利者很喜欢的方式。我们面试过一个英国毕业回来的学生,在他气势磅礴的自我介绍后,他回答提问时会不自觉地提到某位商界名流。比如前晚,陪某知名化妆品公司的老总去参加了晚宴;比如他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会请教某美国公司的CEO;再比如他经常给GQ写文章。面试终于结束了,老板总结:“我们刚和一个神聊完天,放松放松吧!”
公司门牌同样散发着魅力。有一位特爱宣扬社会正义的女记者,在讽刺500强剥削中国人民时毫不笔软。作为她的关注者之一,最近我在东家公关部的临时媒体团名单里,竟赫然看到她的大名,还听说她为了参加公司在国外的产品发布会,表现得极其积极。
此外,在以身份为标尺的社会,人们自然想办法在圈子里出名。跨圈发展变得颇为流行,有人面朝格子间写书,有人业余时去海外搞飞机航拍,有人则沉迷于时尚派对和新品发布会。我自己也不例外,新浪微博兴起时,朋友给我加了一个V,这让我高兴了一天。
当然突破身份势利的情况也有,虽然寥寥。
几年前,在大报供职的朋友,询问某 汽车公司是否需要刊登广告,他们的公关经理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们公司,从来就不做广告!”话未落音太久,在竞争和业绩的压力下,这家汽车公司现在广告满天飞,连老总都加入了媒体轰炸战场,不断要求被采访被宣传。
在国内 品店里,部分店员常会将品牌贴在脑门上,把自己当成 品,服务上每个环节无懈可击,只是温度不足。有如蔓延全城的装逼潮,大家紧紧绷着,少有如释重负时刻。倒是在成都遇到过例外。在其tiffany见一大妈去洗项链,大妈抱怨:“你们项链怎么老黑啊?”帅哥店员笑眯眯地答:“大概湿气重。但阿姨您随时来,我们随时给您洗。”一声阿姨,叫人温暖很多。对比之前每每在北京洗链子时的不自在,不禁陡生亲近之感。
总之克服身份势利最好的办法是,培养出对任何事情都淡定的态度,喜欢对方不是因为他的地位,而是因为他的某种内在特质。如《势利》中提到的“只关注自己的工作,评价他人以他人工作成绩为基础,把这个世界当成一场令人愉快的狂欢”。
然而往往是你拼命培养了自己的淡定,却无法应对外界的不淡定。
那次,闺密负责统筹一个高尔夫商务活动,我好劝歹劝把老板拽去泰国参加,我说你毕竟年轻有为名车开路有款有型,到场势必令无数美女竞折腰。结果我们失算了。那天去的人行业混乱,除闺密和有限的圈内人士外,所有美女和恐龙都围绕着些大腹便便头发微白貌似德高望重的土鳖人士飘,听到我们公司名后长长“哦”了一声,暗想老板这类小白脸最多在这家公司做前台,肯定不是大腕儿,干脆懒得理他。等他去打球时,当地的球童多忙着伺候土鳖大佬们,老板让其中一个球童选个杆给他,那小毛孩竟然用不标准的英语说:“你等会儿吧,让老板们先打完这局。”
一瞬间,我们位高权重的老板就迎风石化,脆裂满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