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英:《中国大趋势4》构建经济理论新体系
高连奎先生的《中国大趋势4》出版,赠我一本。细阅之后,不由得为之击节叫好。书中不仅全景式盘点了中国经济当下之弊端,还高屋建瓴地指出中国经济未来之方向。
中国经济当下之弊端,稍有关注者,均能列举出诸如投资增长的过于依赖、产业结构的过度失衡、人口红利的将行消逝等因素,但对此能够跳出西方经济学话语体系,“师西方而不复西方”的当代中国经济学人却极为罕见,而在此基础上,又能结合民生、国防等领域重新建构并合理质疑“言必称希腊”的当代部分经济学家的,则更是少之又之。
值得称道的是,高连奎即是这样一位青年经济学者,其在而立之年即已出版《中国大形势》,曾引国内经济学界一时为之侧目,其因通俗不作艰涩状,曾一度蝉联当当网同类图书销售榜,其又因深刻拓展读者思维,曾被多家机构列为“领导书单”。
时隔两年之后的《中国大趋势4》出版,是作者继《中国大形势》后的又一本力作,两本书既有相关理论体系的传承,又有对经济现实的进一步透析,更有基于理论体系、现实透析之上的有理有据的“指点江山”。
在年轻人普遍浮于物质追求、甚至相当一部分学者亦为名利所扰之当下,高连奎能够固守良知、独立治学,并连续出版了多本力作,不仅难能可贵,更代表了中国传统“士”之风骨。
中国“士”之风骨,忧心于民生之艰辛,这从作者历年倡导的“低生存成本型社会”即可感知,在《中国大趋势4》中,作者写道“低成本型社会主张从生活细微之处减轻民众的生存压力,而福利社会则是从大的方面减轻民众的负担,两种社会模式出发点不同,其效果也各异……我们相信市场,但也不能放任民生难题的不断加大;我们渴望社会福利,但又不想背负沉重的税收担任。”
中国“士”之风骨,忧患于民族之兴衰,在这本书中,作者不仅提醒国家高层须警惕外资对战略性产业的吞并、国际金融巨头对我国经济的突袭,更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十个具体建议”一章中提出,“哈耶克主义即是大家所熟知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当前中国在社会保障和人权保障方面出了那么多的问题,其本质并非因为政府的强大,而是因为哈耶克主义的过度应用,中国要想走入文明社会,就必须放弃已经流行了20多年的哈耶克主义。”
中国“士”之风骨,执着于思想之独立,在这本书中,作者勇于质疑当代华人 经济学家,并以陈志武《金融的逻辑》一书为例,条分缕析地对其内在逻辑错误进行批判,甚至直言“陈志武、黄亚生、章家敦等都是一类人,他们痛恨中国现在的政治制度,于是就颠倒黑白,罗列出一大堆不相干的理由证明西方的制度是多么好;与此同时,又罗列出一大堆不相干的理由证明西方的制度是多么好……作为学者最重要的是不丧失专业水准。”
我与高连奎虽尚未谋面,但却已然深交久矣。此前,因学界朋友对《中国大形势》的传颂,感慨于如此力作竟然是出于80后之手,而今,因自己对《中国大趋势4》的细读考究,更是引发我脱离微观层面而对中国经济未来作更大维度的思考。
当然,因本人对经济学以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学力不逮,我对本书的极少数观点仍存不同之认识,而我因之所引发之思考可能未及作者本书所含思想之百一,更可能难以触及作者本书的核心要旨处。
毫无疑问,《中国大趋势4》以及作者此前所述之《中国大形势》,已然构建了观察中国经济现象、思考中国经济逻辑、破解中国经济困境的新理论体系。而《中国大趋势4》一书所含无穷之“宝藏”,需要读者自己去挖掘,其所对中国未来、乃至世界未来之预测,亦需要历史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