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抑或自我原乡

时间:2012-07-12 15:17:32 来源:四川在线

  • 图片说明:李永平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版


  • 历史抑或自我原乡

      朱崇科

      华语文学作家李永平《大河尽头》上、下卷曾分别入选2008、2010《亚洲周刊》十大华文小说,近日作品简体中文版面世。这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以回忆录形式写成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生长在南洋的华裔少年“永”,泛舟赤道蛮荒大河,一路溯流而上寻找生命泉源的故事。

      

      李永平小说《大河尽头》充满热带风情,有对圣山峇都帝坂脚下供往生者栖居灵魂的五大湖细描,“溯河空舟”奇景状摹,婆罗洲雨林拟声,以及对于澳洲峇爸魔术表演的精彩想象与再现。

      李永平作为生长在婆罗洲后来长期居住宝岛台湾的马来西亚华人,选择1962年农历六月底至七月十五月圆之时作为其小说发生的确切时间段,可谓别有深意存焉。从年代来讲,这是殖民地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地区脱离殖民统治不久或将要脱离的历史关键时期,旧的历史刻痕记忆犹新,而新的国族主体尚未真正得以确立,因此“后殖民”的反思和清算魅影重重、吊诡处处。同时,选择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鬼月,似乎又可深入挖掘鬼魅的殖民记忆伤痕,使之放浪形骸、穷形尽相,如此才有可能进行更精彩的呈现,更深层的反省与“除魅”。

      殖民者的离去,并不意味着殖民主义销声匿迹。而更可能的是,它借尸还魂,一方面深植于后继的本土执政者脑海中,另一方面却又结合现代化、全球化等时髦字眼卷土重来,更具欺骗性和杀伤力。其中相当经典的就是峇爸澳西,他经常坐官船和本土官员们一起前来,擅长通过魔术来安抚和糖块等小礼物来讨好所有的孩子,并从中物色娇美的土著幼处女猎色。

      如果考察李永平此部长篇的主题,它更和个体的成长、反省、追溯与精神涤荡密切相关。而小说主人公永、克丝婷在探索大河尽头和攀登圣山的过程中其实又代表了两类个体的升华。

      李永平把少年永发生故事的年纪定为15岁,而且是在初中毕业后的暑假受父亲之托来到其情人处度假,其成长时间显得准确、充足而又微妙。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历经多种身心冲击和自我教育,最终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脱胎换骨。情窦初开的异族美少女则是更大的魅惑,又是一种成长考验。这种魅惑大致可分成两个层面,一是来自精神的主动示好。如永对某擦肩而过的普南少女的自然爱慕;而另一种魅惑则是来自于世外桃源——浪·阿尔卡迪亚村的肯雅美少女马利亚·安娘的执着纠缠。她被皮德罗神父诱奸怀孕,同村的同龄孩子们不仅不和她玩耍,还诅咒她,于是她喜欢和来自古晋的永聊天,并告诉他谁让自己怀孕的秘密。

      毫无疑问,15岁少年永自然有其日渐觉醒的性欲,而他在溯流而上之前后及过程中的确有不少机会被刺激起逐渐腾涨的本能欲望。而克丝婷则是其欲望的核心,在爱、母爱、性爱杂织的多重张力作用下,倍觉煎熬。但几经磨难和挫折,包括新唐事件、二本松别馆永的发狂等等,最终相对物质化的欲望投射逐步升华为文化母体的脐带相连。

      某种意义上说,洋姑妈克丝婷是有其身份认同危机的。她既有殖民主义时期作为慰安妇的惨痛体验,同时作为800亩橡胶园的女庄主又有后殖民意味上的身份危机:母国荷兰无法回归,但在本土印尼坤甸却又找不到自己确切的身份定位。大河之旅其实既是永的成长/成熟之旅,同时又是克丝婷疗伤、朝圣和自我救赎之旅。正是因为逐步明晰了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她和永相依为命,心神相通,一次次挫败了不同的诱惑、迷狂,包括来自不同层次魂魄的勾引、骑劫与魅惑。而他们对彼此坚持不离不弃后,终于修成正果,克丝婷获得再生,决定用她子宫残破的身体重新把永生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李永平在小说中对达雅克族男子,又是婆罗洲革命志士纳尔逊·毕嗨的精彩处理,他是本土精英,能够与外在世界流利对话,但同时又捍卫本土利益。在面对殖民者,尤其是男性白人时,他多次惩治他们,比如甘榜伊丹渡口营地对所有男白人队员的 都留下了惨痛烙印,惩罚过于血腥和残忍(把怀孕母狗活生生踢死)的罗伯多,让他发狂挥刀乱砍自己的白人旅伴。通过这样的方式,李永平其实也描述了后殖民时期本土觉醒人士主动惩恶扬善的实践,某种意义上,已经不是单纯的逆写(writeback),而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告诫式对话。

      《大河尽头》呈现出李长于结构、精于布局、善于把握大叙事的独特优势。如果结合殖民主义词根展开思考,他既呈现出大历史视野下的殖民主义乱象,又立足于个体,呈现出个体成长/自我教育,自我清洗之后的重生,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解殖民或去殖民。当然,如果仔细反思此部小说叙事的动力和韵味,掩卷沉思,表面千姿百态、天女散花,令人惊艳,但一旦谢幕仍然有种繁华落尽的寂寞感和不满足感,即使书写的技艺已经臻至完美。这毋宁说,这部洋洋洒洒40余万字的小说,千言万语,鬼斧神工,极其精彩,但叙事过后,却总感觉真正值得回味的绕梁三日感也消失了,在我看来,这更反映出李永平的叙事焦虑,而并非呈现出早些年那样潇洒的浪荡与狂放的不羁。

      (作者为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教授)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