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陈新《嫦娥揽月》获浩然文学奖一等奖
4月25日,一个好消息从北京传来,成都作家陈新凭长篇报告文学《嫦娥揽月》,获得第一届浩然文学奖一等奖,这系该奖报告文学门类 的一等奖,也是该奖项的头奖。
〉向上,传播社会正能量,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可读性。
征文截止后,邀请国内文学界有影响有声望的知名作家、理论家、评论家、文学编辑、高校教授等组成“浩然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负责参评作品的审读、评选工作。评奖委员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标准评价作品,把群众评价和专家评议与上座率、收视率、收听率、点击率、发行量等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入基层、受到群众欢迎作为重要依据;把社会声誉和艺术成就作为参评的前提条件,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文艺工作者倾斜,5个单项奖各评出一等奖作品1篇(部),奖金各20000元;二等奖作品2篇(部),奖金各10000元;三等奖作品3篇(部),奖金各5000元; 奖作品5篇(部),奖金各1000元,对获奖作家颁发证书、奖杯及奖金。
此次浩然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的专家包括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刘兆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梅洁;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副主任、《诗刊》副主编,第一、二、三、五、六届鲁迅文学奖评委冯秋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王宗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学博士、鲁迅文学奖评委李晓虹;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理事、浩然文学研究会会长、《苍生文学》主编刘树滋等人。
本届浩然文学奖共收到参评作品598件,评委们将《嫦娥揽月》评为报告文学类 一个一等奖,给出的获奖词如下:“科技是洞穿风雨的银剑,幻想是腾跃高天的金翅。科技与幻想运载着人类,走出迷茫,走向宽广,走过风雨载途的地老天荒。中国航天事业始于上个世纪,中国人的科学精神与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举世钦叹。怎能想象,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先生,竟然是来自四川偏僻的大巴山中的一个农民。《嫦娥揽月》记述了吴伟仁从一名农村生产队长到工农兵大学生,再到航天科学家的成长过程。他的奉献精神与探索勇气,堪为世人楷模。中国“嫦娥一号、二号、三号”登月工程的成功实施,凝聚着航天人的无穷智慧和汗水。
作者记述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壮举,抒写了一部中国航天精神的史诗。对人类丰富的探月历程和对太空梦想的深情着笔,为读者打开了“奔月”路上的一幕幕奇景,展示了中国人民创造的科学奇迹与历史壮丽。
本书史料充分缜密,思路严谨开阔,语言洗练精准,内容宏阔壮美。”
据了解,《嫦娥揽月》系成都文学院2014年度签约作品,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嫦娥揽月》是国内第一部以情感为经,以科技为纬,以文学语言为载体,全面、系统、真诚地书写中国探月工程的报告文学;是世界第一部描写和揭秘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奔月前后过程的报告文学。
《嫦娥揽月》出版不久,便被国家教育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单位联合评为“2015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且是“人文社科类”15本图书之一;2016年初又在清华大学举办了讲座及媒体、读者见面会;2016年1月24日,又由中国作家协会 出资主办,在北京召开了作品研讨会,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中国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张胜友、中国小说学会会长雷达、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北京文学》杂志社社长兼执行主编杨晓升等专家出席会议研讨,并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