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之大者黄宾虹作品赏析(4)
在杭州7 年,中国社会发生的天翻地覆变化,黄虹宾一方面受到新中国新时风的鼓舞,创作激情更盛;另一方面他也因其所画不能直接“为工农兵服务”而气馁过。在他创作和鬻画都不合时宜的环境下,不仅外界的应酬少了,而且使黄宾虹艺术创作胸襟完全得到释然,每日不停地创作,去达到和实现绘画艺术的巅峰之境,无疑也成为黄宾虹向“画之大者”冲刺的原动力。
从目前浙博整理资料看,黄宾虹在进入新中国后,除了少量的作品为赠送之礼外,绝大多数的作品是一种非功利和非商利的纯艺术之作。这些脱离了“利气”“俗气”和“习气”的纯艺术作品,在当时黄宾虹已经觉察到很难被社会和常人所理解,故言“我的画要过几十年后才能被人识得”。
黄宾虹89岁时,虽白内障眼病复发,但仍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我们称之谓黄宾虹晚年最后一次的“壬辰之变”,这些作品似比目好时的作品更加自由、更加荒率、更少习气,完全是一种“技进乎道”的艺术创作。“湖山初霁图轴”、“拟巨然山水图轴”、“拟元人简笔山水图轴”等山水画作,最大艺术特色是脱离了人为习气而回归自然,即以丰富而荒率的笔墨效果,充分表现自然万物所蕴藏本原的无限魅力。他用中国传统的绘画理念和传统的笔墨效果,取得变法成功,从而登上了中国山水画的一个艺术顶峰。
1951年,黄宾虹在致友人信中说,“山水画乃自然之性,亦写吾人之心。山水与人以利益,人生息其间,应予美化之。”这就是黄宾虹将自己的内心真正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来创作追求绘画艺术的真美——即所谓的“内美”与“大美”。黄宾虹在“壬辰之变”创作的山水画作品的艺术风格还被誉为与莫奈、塞尚的印象派、抽象派绘画风格有相似之处。这一评价恰恰点中了黄宾虹作为传统绘画大师的创新与超出古人之处的重要支撑所在,说明是他黄宾虹架起了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融会的结点,并实现了他的预言:“将来的世界,一定无所谓中西画之别的。各人作品尽有不同,精神都是一致的。正如各人穿衣,虽有长短、大小、颜色、质料的不同,而其穿衣服的意义,都毫无一点差别。”黄宾虹所要追求的正是这种“无所谓中西画之别”的中西合璧的 艺术审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