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收藏热流涌动 专家呼吁理性投资
■本报记者范丽敏
12月11日,为期4天的2012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文物博览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闭幕。本次展会不仅展示了百余家收藏机构及文物商店带来的瓷器、佛造像、古董珠宝等众多精品器物,而且因首次向公众开放,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参观,现场人山人海。
“近年来,中国文物收藏异常火爆,这其实是文物投机的火爆。”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收藏者来说,喜欢和收藏是最重要的,不应该拿文物投机赚钱,文物收藏亟须回归理性。
精品文物“掀起盖头”
“我们此次携带了镇店之宝——永乐的四臂玛哈嘎拉(佛像)来京参展。”来自四川重华拍卖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告诉记者,这尊佛像非常珍贵,保守估价在千万元以上。
记者在文物博览会上发现,除了四臂玛哈嘎拉(佛像)外,主办方特别推出的大清道光年制“珊瑚红描金宝相花寿字纹瓶”和“绿地粉彩缠枝莲纹双耳瓶”、大清康熙年制“大五彩花鸟纹花盆”、“元代青花云龙纹牡丹铺首罐”以及“大清乾隆年间宫廷画家沈源作”《灯市行图》等5件精品,在VIP专场中受到了藏家和展商的关注。此外,来自国内外的83家收藏机构、古玩商、行业协会及国内34家国有文物商店携手带来众多精品器物,包括红山文化黄玉猪龙、清乾隆白玉花卉福寿如意、清雍正黄釉青花三果枇杷尊等诸多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宝。
据北京市文物局[微博]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展会以“历史传承文化,收藏贤聚北京”为主题,除了在全国农业展览馆设立的主会场外,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微博]与“崇文·1921”古玩文物艺术会展中心作为分会场还分别推出笔墨春秋——吴昌硕、齐白石、傅抱石作品展和宫廷艺术展,时间截至12月18日。
民众收藏热情与日俱增
“帮我看看,这件翡翠项链是不是真的?值多少钱?这件玛瑙手镯怎么样?值多少?”一位刘姓女士带着翡翠项链、玛瑙手镯等大小10余件饰品,站在主办方设置的免费鉴定和检测服务展台前,不停地询问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先进行目测,预估藏品的材质,再用检测仪器进行复查,然后解答了刘女士的问题。但对于藏品价格,工作人员却摇了摇头。“现场检测中,数量最多的是玉器,还有珊瑚、象牙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尽管不少市民要求估价,但他们只进行材质检测,不提供估价、断代、判断产地等服务。
记者在现场看到,免费鉴定和检测服务展台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不少参观者有备而来,女士们将随身佩戴的手镯、挂件等摘下来等待检测,男士们更多则是将“淘”来的玉牌、摆件等带来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