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拍卖巨头的市场之争

时间:2012-12-15 18:47:53 来源:川北在线综合报道

  文:陆晓帆

  2011年在本刊举办的“首届艺术品投资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嘉德[微博]创始人之一陈东升预言,2012年拍卖市场份额将较2011年下跌40%。的确,经过了一个“乍暖还寒”的春拍后,2012秋拍的战役在10月初打响了,但从已经完成的数场秋拍情况来看,又将是一个“寒秋”:苏富比[微博]的秋拍只有一个拍品突破亿元大关,总成交额为20.45亿港元,较春拍时的24.65亿港元,下跌了4亿多港元。而且有业内人士认为,秋拍将维持春拍以来的调整态势,而且这可能还将会维持两年。但在这个拍行的“寒秋”中,却涌动着一股争夺市场份额的热流:9月27日苏富比在北京敲下历史性的一槌、10月8日中国嘉德与苏富比在香港同日拍卖、11月23日-25日保利国际拍卖(香港)有限公司将首拍。今秋彻底开启了国外拍卖巨头与国内拍卖龙头之间潜伏已久的国际化较量。

  香港:国际化市场份额战突破口

  2011年是近10年来艺术品市场表现最好的一年,年成交总额高达115.7亿美元,比2010年高出20亿美元。苏富比与佳士得[微博]已两大拍卖巨头的成交额总和占全球拍卖成交额的47%。尽管苏富比和佳士得这两家拍卖行业巨头分享了全球近一半的交易量,但与其10年前超过73%的市场份额相比,走起了下坡路。而且亚洲拍卖行正在快速崛起,北京的三家拍卖公司中国嘉德、保利国际和北京匡时[微博],也以9.018亿美元、9.016亿美元及近3亿美元的年收入额在全球拍卖行成交总额榜单上分别位居第三、第四和第五。

  然而实际上,即使这五家拍卖行占据市场已经占据了全球一半以上的拍卖市场份额,但是没有一家拍卖企业可以真正能称为国际化拍卖企业:苏富比与佳士得垂涎中国市场多年,却因法律规范等诸多限制一直无法进入;嘉德、保利虽然称霸国内市场,但却从未在内地以外的地区进行拍卖。因此如何突破自身的局限抢占市场份额成为了这些拍卖巨头们思考的问题。而他们寻找的突破口都集中在香港。

  早在1973年,当时苏富比的亚洲区主席朱汤生在香港设立苏富比办事处,并于文华酒店成功举办在香港的第一场拍卖会,并从1976年开始,每年定期举办春秋两次大型拍卖会。这种定期的固定拍卖会,促成了全球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新模式,同时为中国的文物艺术品市场揭开了全新的序幕。香港苏富比的拍卖引起一批香港收藏家的瞩目,其后吸引了来自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等收藏家的垂青,西方人也逐渐揣摩出亚太藏家对于瓷器、书画、珠宝首饰等门类的文物艺术的偏好。事实证明:香港在继欧洲伦敦、北美纽约之后,跻身于蘇富比全球的三大拍卖支柱之列。因此到1986年,另一家西方 拍卖行佳士得在香港举办了首场拍卖会。两大巨头的市场争夺转战到香港,同时也使得香港文物艺术市场的买气大增,宣告香港成为重要的国际艺术市场,迎来了腾飞的大时代。一直到2011年为止,苏富比与佳士得占据了香港拍卖市场80%的市场份额。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